偏癱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很多人因為高血壓、腦血管先天性異常、代謝病等疾病得了偏癱。對于患者來說,在治療前要對病情進行確診,要了解病情的嚴重程度,所以,偏癱的檢查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偏癱的檢查診斷如下
(1)面部檢查
眼裂以上通常沒有麻痹或只有輕微的麻痹,閉目欠緊,睫毛征陽性,用力閉嘴可發現偏癱側力弱,自然位時癱瘓側口角偏向下外方,張口時口呈斜橢圓形。
(2)肢體檢查
癱側肢體肌張力顯著增高,肢體運動明顯減弱,部分患者可完全不能運動或前臂內收,表現為上肢伸肌群,下肢屈肌群的癱瘓,且手與足最嚴重,上肢重于下肢。
(3)肌張力增高的檢查
癱側上肢以屈肌張力增高為主,下肢以伸肌張力增高為主,偏癱側各關節被動運動阻抗感顯著。抵抗隨牽張力量的增加而加強,最后抵抗消失,常稱之折刀感多見于錐體束病變。
(4)病理反射檢查
不論任何原因導致的錐體束損害均可出現病理征陽性,如上肢屈肌病理反射可出現霍夫曼征陽性,下肢伸肌病理反射可出現巴彬斯基征陽性等。
(5)特有姿勢檢查
可見肩高聳,前臂內收、肘、腕關節屈曲。手旋前手指屈向掌側,拇指高度內收。癱側下肢過伸,髖關節內收,膝關節伸直,踝關節內收,足趾跖曲呈爪形趾或馬蹄內翻足,劃圈樣行走步態。
偏癱的診斷鑒別
(1)皮質與皮質下性偏癱
皮質性偏癱時,上肢癱瘓明顯,遠端為著。如果出現皮質刺激現象有癲癇發作。頂葉病變時,有皮質性感覺障礙,其特征是淺層感覺即觸覺、溫痛覺等正常,而實體覺、位置覺、兩點辨別覺障礙明顯。感覺障礙以遠端為明顯。右側皮質性偏癱時常伴有失語、失用、失認等癥狀(右利),雙側皮質下偏癱伴有意識障礙,精神癥狀。大腦皮質性偏癱一般無肌萎縮,晚期可有廢用性肌萎縮;但頂葉腫瘤所致的偏癱可有明顯的肌萎縮。皮質或皮質下偏癱腱反射亢進,但其他錐體束征均不明顯。皮質與皮質下偏癱以大腦中動脈病變引起的最常見,其次為外傷、腫瘤、閉塞性血管病、梅毒性血管病或心臟病引起的腦栓塞等。
(2)內囊性偏癱
錐體束在內囊部受損傷后出現內囊性偏癱,內囊性偏癱表現為病灶對側出現包括下部面肌、舌肌在內的上下肢癱瘓。偏癱時受雙側皮質支配的肌肉不被累及,即咀嚼肌、咽喉肌以及眼、軀干和上部面肌。但有時上部面肌可以輕度受累,額肌有時可見力弱,表現眉毛較對側輕度低下,亦可有眼輪匝肌力弱,但這些障礙為時短暫,很快恢復正常。內囊后肢的前2/3損害時,肌張力增高出現較早而且明顯,伸展肌給病理反射均易出現,內囊前肢損害時出現肌僵直,病理反射以屈肌組為主。內囊性偏癱最常見的病因是大腦中動脈分支的豆紋動脈供應區出血或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