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患者若能提高警惕,及早發現病情,及時的進行治療,但是這種疾病是不易診斷的,有效的診斷是十分必要的。那么直腸癌需要做哪些檢查診斷呢?
一般在臨床上應對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輕率地診斷為"痢疾"、"內痔"等,必須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癌腫的可能性。對直腸癌的早期診斷,必須重視直腸指檢、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等檢查方法的應用。
直腸癌患者要做哪些檢查診斷
1、超聲顯象檢查
直腸內超聲顯象檢查是以探測直腸癌外侵和腫瘤對直腸壁的浸潤程度為目的的一種新的診斷方法,于1983年起開始應用于臨床。直腸內超聲顯象檢查能正確地診斷出腫瘤所侵犯的部位及大校
2、磁共振檢查
有研究者稱對直腸癌的外侵,磁共振檢查(MRI)較CT更有意義。但目前磁共振還有不少技術問題需要完善,對磁共振所提供的圖象認識也需進一步深化,同時與腔內超聲顯象相比,磁共振檢查費用昂貴也是其廣泛應用的障礙。
3、CT診斷
CT不能作為早期診斷的方法,但CT對結腸癌的分期有重要意義,尤其對于估計不能直接手術,而在應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內放療后有可能被手術切除的病人更有價值。CT對晚期直腸癌和復發性直腸癌的手術估計有較大意義,可以直接觀察到腫瘤侵犯骨盆肌肉(提肛饑閉孔內饑尾骨饑梨狀饑臀肌)膀胱和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