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或特發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炎癥性結腸病。主要病變累計直腸、乙狀結腸,也向大腸近端連續不問斷地逐漸擴展遍及整個結腸和末端回腸。青壯年多見。病因迄今不完全清楚,專家、學者多認為與自身免疫因素和遺傳因素有關,感染和精神狀態是其促發因索。飲食失調,過度疲勞亦為本病復發的常見誘因。
1 臨床癥狀
癥狀輕重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
1.1 腹瀉
每日數次至數十次,甚至大便失禁,大便可為稀水樣,黏液血便或完全血便,多伴有黏液。5%左右的病人可有便秘。
1.2 腹痛
為隱痛或左下腹絞痛。輕型或病變間歇期可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里急后重系直腸受累的結果。
1.3 便血
新鮮血附著大便表面多為直腸受累,膿血便、黏液血便或全血便提示病變累及乙狀結腸以上部位。
1.4 其他癥狀
可有發熱、貧血、消瘦、低蛋白血癥、血沉快、水電解質紊亂,精神焦慮或神經衰弱等表現。尚有食欲不振、腹脹、重癥病人可伴惡心嘔吐。
1.5 體征
輕型甚至中型患者大多數無陽性體征,部分患者受累腸段可有輕度壓痛。有些患者可觸及痙攣或腸壁增厚的乙狀結腸。直腸指檢可能正常,或感覺黏膜腫脹,柔軟光滑,肛管觸痛,指套有血液附著。重型或急性暴發型患者可有明顯鼓腸,腹肌緊張,腹部壓痛或反跳痛。
1.6 腸外表現
關節炎發生率約為5%~10%;皮膚病變可有結節性紅斑,多型性紅斑、口瘡性潰瘍、壞疽性膿皮病等;眼病可有虹膜炎、葡萄膜炎、角膜炎等;潰瘍性結腸炎還可伴有脂肪肝、肝硬化、慢性活動性肝炎、膽管周圍炎、硬化性膽管炎等。
2 診斷
根據病程遷延,活動期與緩解期反復交替,或慢性持續活動表現或呈暴發型經過,再結合相關輔助檢查,排除慢性菌痢、阿米巴病、慢性血吸蟲病、Crohn病、腸結核、缺血性結腸炎、放射性直腸炎等,基本可明確診斷。需注意的是在診治過程中應掌握下述并發癥:中毒性巨結腸、腸穿孔、大出血、息肉、癌變、結腸狹窄。更要認真地做下述檢查:(1)血液檢查:低血色素性小細胞性貧血(失血、缺鐵和滲血引起),活動期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血沉增快;血清蛋白電泳示白蛋白降低,α1和α2球蛋白升高。(2)糞便檢查:糞便潛血陽性,多次糞便或培養,始終無特異性致病菌、原蟲或寄生蟲等。(3)鋇劑灌腸X線檢查:早期黏膜皺襞紊亂或變平消失;腸管呈鋸齒狀邊緣或多發性淺潰瘍龕影;反復發作以后受累腸管僵硬,結腸袋消失,腸管狹窄變短,呈水管狀;慢性期可有多發性息肉所致的大小不等、多數充盈缺損影。(4)內鏡檢查:結腸鏡可見結腸黏膜呈細顆粒狀,并有彌漫性充血、水腫、脆而易出血;黏膜糜爛及有多數形態不規則、大小不等的潰瘍,覆蓋有黃白色或血性分泌物;晚期有腸壁增厚、腸腔狹窄、假息肉形成,結腸袋往往不清楚甚至消失。需強調的是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應包括臨床類型、嚴重程度、病變范圍及病變分期。
3 鑒別診斷
臨床上與本病鑒別的疾病比較多,慢性細菌性痢疾多有急性菌痢病史,糞便培養可分離出痢疾桿菌,尤其結腸鏡檢時取黏液膿性分泌物培養的陽性率較高.以抗生素治療有效。慢性阿米巴痢疾在糞便檢查可找到溶組織阿米巴滋養體或包囊,通過結腸鏡取潰瘍滲出物作鏡檢易發現阿米巴滋養體,抗阿米巴治療有效。血吸蟲病多有疫水接觸史。糞便檢查可見血吸蟲卵,孵化毛蚴陽性.直腸鏡檢在急性期可見黏膜黃褐色顆粒,黏膜壓片活檢或組織病理檢查亦可見血吸蟲卵。腸易激綜合征伴有神經官能癥,糞便檢查與結腸鏡檢無異常??寺〔「雇炊辔挥谟蚁赂够蚰氈?,便后不緩解,糞便常無黏液膿血。缺血性結腸炎多急性起病,腹痛較劇,從左側腹部延及整個下腹,繼之便血及腹瀉;還可伴發熱、惡心和嘔吐等癥狀。結腸癌者多消瘦、貧血,中、晚期可有慢性或急性腸梗阻表現;糞便潛血試驗陽性,但癌胚抗原(CEA)可升高;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可見結腸有潰瘍、腫塊、狹窄等。鋇劑灌腸可見結腸腔有充盈缺損,黏膜破壞,腸壁僵硬或腸腔狹窄梗阻征象。結腸息肉系結腸黏膜炎癥或受到慢性刺激,引起息肉或腺瘤樣改變。鋇劑灌腸可顯示單個或多個充盈缺損,纖維結腸鏡檢查可見病變的形狀、大小、范圍,通過活組織檢查可確定息肉性質??咕幬锵嚓P性結腸炎(包括偽膜性腸炎、出血性結腸炎)有廣譜抗生素應用史,且內鏡檢查及糞便涂片或培養發現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糞便毒素檢查陽性??偠灾罁∈?、癥狀、體征及必要的輔助檢查,則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并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