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腫瘤腎上腺是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因為其位置與腎臟關系密切,手術處理在傳統上有泌尿外科負責。腎上腺腫瘤主要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兩大類,前者系指瘤體具有內分泌功能。腎上腺皮質和髓質均可發生腫瘤,會引起內分泌功能變異者稱為功能性腫瘤,不引起內分泌功能改變者稱為非功能性腫瘤。
常見治療手段
目前的治療腎上腺皮質癌的方法有手術,能手術的建議手術治療。如果年紀大、身體狀況不佳不能進行手術的,或發生轉移的話,可以采取伽馬刀、TOMO刀等放射治療,在腎上腺腫瘤的治療上效果十分理想。腎上腺皮質癌術后復發率較高,有報告對復發的腫瘤再次手術治療,其平均生存時間(15.8±14.9個月)比未手術組(3.2±2.9個月)明顯延長。一般認為再手術時癌細胞難以暴露,存在已轉移的可能,完整切除的機率很小,因此再手術的意義尚難肯定。
腎上腺腫瘤包括腎上腺皮質腺瘤、腎上腺皮質癌。它主要引起皮質醇增多癥與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多為腺瘤引起)。其中皮質醇增多癥的主要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下腹、臀部、股部可有皮膚紫紋,體毛增多,常有痤瘡,多有高血壓、心悸、胸悶等癥狀,血糖增高,骨質疏松,腰背骨痛,性功能減退等。醛固酮增多癥的表現為:高血壓、低鉀血癥、周期性肌肉軟弱、麻痹或抽搐。2、腎上腺腫瘤主要是嗜鉻細胞瘤。它主要引起陣發性或持續性高血壓、和代謝紊亂癥群。主要表現為:突然血壓增高,伴有頭痛、心動過速、大汗法、面色蒼白等,常由情緒激動、劇烈運動、體位改變、腹部腫瘤受擠壓等而引發。另外,還有基礎代謝率增高的表現如低熱、多汗、血糖高、乏力、體重減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