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體牙髓病的診斷和鑒別
1.檢查患牙有無齲洞及齲洞的位置和深度,是否穿髓,有無探痛、叩痛、,對冷熱和電活力試驗的反應。如無齲洞應檢查有無其它牙體硬組織病變,有無牙周袋,牙齒是否松動,必要時可拍攝X線片,開洞或開髓檢查。如未發現明顯病變,應檢查其它牙齒或鄰近器官有無病變,并與三叉神經痛鑒別。
2.詢問牙痛性質、發作次數和每次疼痛持續時間,與冷熱、咀嚼食物的關糸,疼痛能否正確定位和放散的范圍,與體位有無關糸,是否影響睡眠。患牙、鄰牙或附近其它器官近期有否受傷或曾接受過治療。過去有無牙痛史,與本次疼痛情況是否相同。
3.牙髓病可分為
①慢性牙髓炎
有自發痛或長期激發痛史,檢查可見齲洞近髓或已穿髓,探痛或有牙髓息肉,牙周病和其它硬組織病,牙髓有活力,X線片顯示尖周正常或尖周膜腔增寬硬板破損或牙槽嵴、根分叉外骨質吸收。
②慢性牙髓炎急性發作
有慢性牙髓炎癥狀,近期有劇烈自發痛,不能定位或有放散痛,冷熱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
③急性牙髓炎
多發生于意外創傷或近期牙體手術后,有冷、熱激發痛和自發痛等。
④牙髓部分壞死
除有牙髓炎癥狀外,并已穿髓,開髓檢查冠髓無活力,根髓尚有活力。
⑤牙髓全部壞死
可有牙髓炎或外傷病史,穿髓,但無探痛。或有牙周病變,活力試驗無反應,開髓檢查牙髓無活力。
牙體牙髓病治療須知
1.牙髓治療應用于牙髓發炎或已壞死的牙齒,主要包括根管治療和塑化治療。根管治療是目前國際上普遍首選的治療方法,過程較為復雜;塑化治療適用于一些無法根管治療的少部分病例。
2.牙髓炎的患牙通常需要進行牙髓失活處理,俗稱“殺神經”。一般需要10-14天時間。封藥后一定要遵醫囑按時復診。在此期間,可能出現疼痛等不適癥狀,多屬于正常封藥反應。如無嚴重疼痛,可按預約時間復診。治療期間,不要用患牙咀嚼食物,以免封藥脫落或患牙折裂
3.治療過程中為了緩解疼痛,需要配合局部麻醉。請如實告知您自己的全身情況,以便醫生為您選擇適當的麻醉方法。注射局麻藥后短時間內可能會有心跳加快等不適癥狀,一般平臥后可自行緩解。局部麻醉有可能出現局部血腫和張口受限,一般也可自行緩解,冷敷或理療可以促進減輕癥狀。
4.治療期間,也可能出現患牙疼痛甚至面部腫脹,輕者口服抗生素,重者立即復診,或靜滴抗生素。
5.牙髓治療后,機體有一個修復過程,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少則一個月,多則一年),有些患者會感到被治療牙齒不舒服。如果情況不是逐漸加重,可采取觀察的方法。但應遵醫囑及時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