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是以煩惱、衰弱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癥,并非神經系統病理改變所引起。出現各種睡眠障礙也是非常普遍的。從心理病理的角度來探討神經衰弱的病因問題,詳細了解發病情況后,引導病人認識疾病性質,幫助患者分析各種心理原因,并且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識,以達到痊愈的目的。
神經衰弱的心理治療
1、詳細了解發病情況
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神經衰弱的發病情況、癥狀演變、治療經歷以及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和要求等。在最初的接觸中,患者大多不愿意談及自己內心的痛苦與矛盾,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確病癥與精神因素有關。他們非常重視醫生是否仔細地進行了檢查,得出什么診斷。因此,交談之始只應圍繞病史進行,并結合患者癥狀感受進行必要的軀體與精神狀態檢查,做出明確的診斷。
2、引導病人認識疾病性質
明確精神因素在神經衰弱發病中的作用、癥狀演變的機理、影響癥狀波動及影響疾病治愈的種種因素等,使患者理解自己久治不愈的原因,以排除各種顧慮和焦慮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到神經衰弱的心理治療當中。
3、幫助患者分析各種心理原因
進行分析治療,逐步深入患者的內心世界,了解患者的個性特點,幫助患者分析發病原因,以及病后影響疾病加重或久治不愈的各種心理原因。必要時醫生還應與其家屬、同事或領導商談,做好社會支持工作,協助患者作出適當的安排。
4、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識
在康復過程中,患者常常急于求成,對病情稍有波動則焦慮不安,易于作出“病情復發”或“治療無效”的判斷。因此,應讓患者掌握疾病好轉的規律,以及如何鞏固療效防止疾病的復發,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識。
溫馨提示
改善心理狀況,提高心理素質,增強治療信心。很多患者由于缺乏治療信心,導致不能夠堅持治療,病情遷延日久,十分痛苦。因此,堅定治療信心也是神經衰弱注意事項中關鍵的一條。
【參考文獻《超級心理自控術》《神經衰弱患者的家庭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