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肛腸科分類
肛腸疾病是指發生于肛門直腸部位的疾病及部分結腸疾病,目前醫學記載達七十余種,其中發生在肛門直腸腸段最多,如痔瘡、肛裂、肛痿、肛周膿腫、肛乳頭瘤、肛隱窩炎、肛門狹窄、肛門失禁、肛門濕疣、肛門濕疹、肛門瘙癢癥、肛門周圍神經性皮炎、肛門接觸性皮炎、肛門癬、肛門閉鎖、肛管炎、恥骨直腸肌綜合癥、骶尾部畸胎瘤、肛管癌、肛管皮膚缺損、直腸尿道痿、蟯蟲病、直腸癌、直腸類癌、直腸息肉、脫肛、直腸前突、直腸炎(潰瘍性、放射性、淋菌性、非淋菌性、非特異性等)、克隆氏病、直腸陰道痿、直腸內套疊、糞嵌塞、肛門直腸神經官能癥、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癥等四十余種。
2、肛腸科介紹
肛腸科是專業研究治療便秘、肛裂、肛瘺、肛門膿腫、肛門狹窄、肛乳頭肥大、肛周濕疹、混合痔、內痔、外痔得為主的科室,其研究疾病范圍主要在消化未端的器官所發生的疾病,在肛門口至直腸8-12ml之間。肛腸專科一般匯聚國內外強大的科研實力和豐富的專家資源為依托,整合利用國際、國內肛腸疾病防治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全國中醫藥行業的有效資源,在技術、學術、信息等方面居國際領先水平,是肛腸疾病防治的權威機構。
3、肛腸科疾病的危害
目前肛腸疾病患者基數很大,但很多人都不太重視,他們錯誤地認為肛腸不及五臟六腑的病痛那么可怕。
就是這種導向,讓很多人失去了預防與治療機會。那么,肛腸疾病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呢?
一、導致貧血
以便血為主要癥狀的痔瘡患者,往往出現貧血。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隨著患者失血量的增加,會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暈、虛弱,久坐久蹲后突然站立,可導致虛脫或暈厥。
二、導致皮膚濕疹
由于痔塊脫出及括約肌松弛,黏液流出肛外刺激皮膚,而導致皮膚瘙癢和肛門濕疹。
三、導致直腸惡化
痔瘡若不能及時治療,病灶不斷加重,使病灶區域的細胞發生病變,導致直腸病變的產生。
四、婦女痔瘡患者會引發婦科炎癥
如果痔瘡出血或發炎往往會導致病菌大量繁殖,引發各種陰道炎、尿道炎、膀胱炎、附件炎等泌尿婦科炎癥。
五、降低生活質量
如果痔瘡出血或發炎往往會導致病菌大量繁殖,引發男性炎癥,加之疼痛及不舒適感,從而影響生活質量。
4、肛腸科藥物與肛腸疾病的關系
(1)藥物和便秘有關
有文獻為證,很多用來緩解便秘的藥物,是引起老年人難治性便秘和結腸黑變病的誘因。某些抗生素、精神神經類藥物等多有引起便秘的副作用。瀉劑使用過量和某些藥物的副作會引起腹瀉。便秘和腹瀉時很多肛腸疾病的誘發或加重因素。
(2)藥物可造成腸道微環境失常
因手術、感染等應用抗生素時間長、抗生素選擇不當,輕則引起胃腸功能失調,嚴重時會引起菌群失調(抗菌素相關性腹瀉),不適當的應用廣譜抗菌素還會引起霉菌性腸炎。激素、免疫抑制劑、某些抗腫瘤藥物等都會引起腸道微環境失調,引起或誘發肛腸疾病。
5、肛腸科疾病預防
少食高纖維食物
如土豆、面食、豆類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蔥等蔬菜,它們都很容易在腸胃內部制造氣體,從而導致腹脹的出現。
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
炒豆子、硬煎餅等硬性食物都不容易消化,因此在腸胃里滯留的時間會比較長,產生較多氣體而引發腹脹。
改變狼吞虎咽的習慣
進食太快或邊走邊吃等不良習慣,會很容易吞進不少空氣;此外,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使大量空氣潛入胃部,引起腹脹。
克服不良情緒
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郁等不良情緒也可能會使消化功能減弱,或刺激胃部造成過多的胃酸,其結果也會使胃內氣體過多,造成腹脹加劇。
注意鍛煉身體
每天應該堅持1小時左右的適量運動,不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緒,而且可以幫助消化系統維持正常的功能。
適度補充纖維食物
高纖維食物并非只會導致腹脹,有時恰恰相反,在攝入高脂肪食物后,有時反而會有減輕腹脹的功效。原因在于,高脂肪食物難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腸胃里逗留時間往往比較長,而一旦有纖維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統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6、肛腸科疾病的誤區
肛腸疾病的誤區有哪些?在我國肛腸病的發病率為80-95%。肛腸疾病初時癥狀不明顯,不被人們重視,往往發展到便血、肛周膿腫、瘺管形成、直腸癌時期患者才來就醫,此時患者痛苦大、多花錢還失去了治療機會。專家指出,了解肛腸疾病的誤區,把握治療時機,提高保健意識是根本。
誤區一:肛門痛就是肛裂
肛門痛、大便痛是肛裂的明顯癥狀,但并不意味著痛了就是肛裂。痔瘡中的外痔,以及肛門腫都會引起大便痛,稍有不同的是,肛門膿腫多為嵌頓性疼痛。肛裂還會同時伴有痔瘡,出現肛裂與痔瘡的綜合癥狀,對于這種肛裂,要進行手術治療。
誤區二:大便出血就是痔
痔瘡是人類特有又高發的肛腸疾病,60%-7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痔瘡,俗語中的“十人九痔”就是這個意思。正因為痔瘡的發病率高,加上多數伴隨著大便出血,一些人就誤認為大便出血就是痔。其實,除痔瘡外,還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便血。像肛裂、結腸炎、腸息肉、腸癌等疾病都會伴有不同類型的便血。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有大便出血的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但也不必過度緊張,惶惶不可終日。
痔瘡有三個最典型的癥狀,就是便血、痔脫出、肛門腫痛,這三個癥狀應結合在一起辯證地判斷。僅就便血而言,痔瘡有著自己的特點,其出血方式一般為滴血,血液顏色為鮮紅色,多在便前出血。如果是在便后出血,血液顏色發暗,則有可能是腸息肉、腸潰瘍等病癥,特別要注意的是,便后血為黑色、呈膠凍狀并有惡臭味時,多半是腸癌,必須立刻到醫院進行診治。
誤區三:去藥店買些藥就可以治痔瘡
目前市場上有一些治療痔瘡的藥物,主要分為貼片和栓劑兩種。貼片是通過中醫經絡原理治療痔瘡,栓劑是直接接觸患部,效果更直接。但不管是貼片還是栓劑,治療痔瘡的基礎是對癥治療。如果不能對癥治療,再好的藥也是白用。因此,患上痔瘡后必須到醫院由醫生診斷,然后進行對癥治療。
專家提醒
因為這些誤區的存在,所以,很多的人都會小病養成大病,最后追悔莫及,所以專家提示,注意肛腸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