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就像一個頑疾,要防止一肥便就不可收拾的局面,還得多加預防。可惜對付肥胖不像打預防針那樣簡單,所以還得從長計議,發掘日常習慣的新功能,成為最懶卻最有效的減肥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五個日常減肥習慣,讓你大吃大喝也能瘦。
減肥要科學飲食
減肥要科學飲食
日常習慣1:先湯后飯
先湯后飯可減肥
減肥原理:進食順序先吃湯菜再吃飯肉比較符合健康理念,而且可以減肥,這是非常流行的令攝取熱量下降的減肥瘦身技巧。按照健康的進食順序,會不容易感到餓,并減少吃零食的欲望。
實施步驟:先喝水分多、熱量較低的湯,這些湯能很快產生飽腹感;接著吃蔬菜類,相比拌了沙拉醬的蔬菜,更應先攝取煮菜或炒菜;然后是主食,面包、米飯排第三位吃,肉、魚等蛋白質和脂肪食物這時才一起吃。
日常習慣2:一日三餐
保持一日三餐有利減肥
保持一日三餐有利減肥
減肥原理:有的人認為,省去一餐飯就能減少熱量的攝入,這個觀點被營養學家認為是錯誤的。用餐時間間隔過長的話大腦會積蓄能量直至下一餐。也就是說,這頓飯不吃,下頓飯你會吃得比正常進食量多,而且脂肪也會因此大量累積。原來少一餐飯并不意味著少了一頓飯的熱量。
實施步驟:堅持一日三餐,只是調整進食習慣。
日常習慣3:吃飯“磨蹭”
新功能:減速“食用”可減肥 減速“食用”可減肥
減肥原理:把吃飯時間延長到20分鐘一頓。大腦往往需要20分鐘的時間才能告訴自己“我飽了”。于是專家建議,用餐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上,要慢慢進食,這才能“邊吃邊瘦”。而且醫學專家也認為,餐餐吃快餐,習慣連在家吃飯也像賽跑似的,這并非是胃口好的表現。吃飯吃得過快的人,往往胃腸并不好,還會容易因一下吃太多而造成肥胖。
實施步驟:換手使筷子。用不常使用的那只手來握筷子進食,使你不會一下子夾太多菜,因此每口的分量自然有所減少。或者每夾一口菜后就放下筷子,以便養成充分咀嚼食物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