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初期的癥狀是腰部有輕微的疼痛,所以讓很多人都誤以為是一時勞累導致的酸痛。其實在不正確的勞作姿勢影響下椎間盤已經在逐漸的退變,由于某些因素而修復能力比較弱,再加上長期的擠壓、牽拉和扭轉等最終導致椎間盤突出。
普通檢查流程
對于普通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首先詳細的病史,仔細而全面的體格檢查,并應包括神經系統檢查。腰部的一般癥狀以及特殊體征。腰椎X線平片及其他拍片。并根據病情選用磁共振、CT、超聲波檢查及肌電圖檢查等。
判斷依據
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判斷依據,具有馬尾神經受累癥狀,包括雙下肢的感覺、運動功能及膀胱、直腸功能障礙。站立時及白天癥狀明顯,臥床時及夜晚癥狀緩解。腰椎穿刺,顯示奎氏試驗多屬通暢,或者不完全性梗阻,腦脊液檢查蛋白定量多正常。
檢查項目
1、患者在進行脊柱側彎的時候現實出畸形,就表示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髓核(髓核【譯】:位于軟骨板和纖維環中間,通過改變形態將應力傳送到纖維環的各部分,具有吸收和傳遞外力振蕩的作用。)突出位于神經根內前方,脊柱向患側彎,如向健側的彎則疼痛加劇等,側彎的方向取決于突出髓核與神經根的關系。
2、腰部的活動受限飲食檢查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之一,也就是身體內記住的活動范圍受到了限制,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使腰肌呈保護性緊張,可發生于單側或雙側,脊柱前屈后伸活動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時可出現向一側下肢的放射痛等。
3、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用來檢查腰椎間盤突出確實有一定的效果,根據患者的身體素質,該試驗陽性無統一的度數標準,應注意兩側對比,患側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為陽性,有時抬高健肢而患側腿發生麻痛,系因患側神經受牽拉引起。
溫馨提示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平均年齡在40.8歲左右,其發病率最高的人群的年齡段在20~50歲之間。長期從事彎腰工作、長期伏案工作都會引起腰間盤突出。所以要做到適當的鍛煉和休息,注意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涼,做好腰間盤突出癥的預防。
【參考文獻:《腰椎間盤突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