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性質與工作壓力的原因,人們經常長時間坐立,伏案工作,從而使脊柱長期處于同一個狀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時腰椎間盤突出癥就會在你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發起猛然襲擊。因此,辦公室工作朋友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及早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6大診斷依據
1、從年齡上看
20~50歲為此癥的高發人群。
2、腰疼伴有腿疼
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有腰疼的同時有腿疼,但并不絕對。腰疼的特點是:下腰段后正中或略偏于中線的一小范圍的疼痛,彎腰時出現或加重,同時出現一側,少數可同時出現兩下肢的疼痛有時是麻木,下肢的疼痛范圍在大腿的后側到小腿的外側甚至到足的背側。
3、自我檢查
兩腿直立,保持膝部伸直,盡量彎腰手觸地,出現2條中的腰腿疼痛,就應該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1)麻痹和患肢發涼腰椎間盤突出癥刺激了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引起肢體麻痹而無疼痛的一種表現。因患肢疼痛,反射性的引起交感神經性血管收縮,或因刺激了椎旁交感神經纖維引起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譯】以坐骨神經徑路及分布區域疼痛為主的綜合征。多數是繼發于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結構的病變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壓迫與損害。)及小腿足跟皮溫降低。如果你出現腰、腿痛時,應及時去正規醫院診查清楚,對癥施治和養護。
(2)站立、咳嗽、打噴嚏及大便使勁時都可加劇疼痛,屈體及臥床休息后疼痛可緩角或減輕。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痹、肌肉氣力減弱或癱瘓。、
(3)坐骨神經痛,即人們常說的腰腿串痛。疼痛由臀部開始,多向一側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足背外側、足跟或足掌放射。
(4)患病一段后,疼痛區域出現麻痹,有感覺減退現象。當腰3-4椎間盤突出時即可損傷股神經,表現腹股溝和大腿前面的疼痛不適或感覺異常。
4、重患者會有大小便失禁,一般不會造成癱瘓。
5、同樣的癥狀反復發作,臥床休息幾天病情可好轉或康復,間隔一段時間再次發作,多次出現。
6、對腰間盤突出癥,最好的檢查為核磁共振MRI,其次是CT,普通X線片不能診斷此癥。
溫馨提示
對伏案工作的人來說,伸展背部可以防止并減輕背痛。堅持在工作時每隔15分鐘站直身體,將雙手置于后腰上,向后傾身。伸展時動作應該緩慢而平穩。當脊柱處于自然直立的位置時它是最健康的。不良的姿勢,如低頭垂肩地坐在椅子上,俯身趴在書桌上,都會使脊柱偏離正常位置,將過多的壓力壓在背部肌肉上。當你坐立時應盡力保持良好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