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畸形是一種先天性局部腦血管病變疾病,類型復雜,癥狀多樣,對患者的危害極大。由于不容類型腦血管畸形所引發的癥狀是不同的,很多患者因為不熟悉相關知識而將治療逐步帶入深淵,無形中降低了治愈的可能性。因此,一旦有先兆癥狀出現,大家要特別警惕,及時就醫。
六類腦血管畸形的特色癥狀
1、腦動靜脈畸形。多見于青少年,比腦動脈瘤的發病年齡早15—20歲。男性2倍于女性。
(1)頭痛:出血前常有偏頭痛樣發作,服藥和休息后可緩解。出血時頭痛劇烈。
(2)癲癇:多見于較大的AVM伴有大量腦盜血和鄰近腦組織缺血缺氧。發作可為局限性或全身性。
(3)出血:可表現為SAH、腦內或硬腦膜下血腫等形式。發病突然,常因體力活動、情緒激動而誘發。病人突感劇烈頭痛、嘔吐、意識喪失和腦膜刺激征,少數伴癲癇(癲癇【譯】:慢性反復發作性短暫腦功能失調綜合征。以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反復癇性發作為特征。)發作。有血腫或腦內出血者可出現肢體癱瘓、感覺和語言障礙,以及顱內壓增高甚至腦疝癥狀。多數病人在出血1—2周后漸趨好轉,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部分病人可反覆多次出血。神經功能障礙越來越重。合并交通性腦積水者可出現高顱壓表現。
(4)智力障礙:見于有大量盜血的巨大AVM,導致腦彌漫性萎縮和發育障礙。有時因頻繁癲癇發作和抗癇藥的抑制而使智力低下。
(5)進行性神經功能障礙:表現運動或感覺障礙。多因腦盜血、腦出血、腦水腫或腦萎縮所致。兒童患者可有病變對側面部、肢體發育不良。
(6)顱內雜音:少數病變大而表淺或涉及硬腦膜,顱外軟組織時,可在眼部及病變鄰近部位聽到或由病人自己感覺到血管雜音,壓迫病變側頸動脈可使雜音減輕或消失。⑦其他:畸形的回流靜脈導入海綿竇可引起突眼。AVM位于小腦可產生眼球震顫等小腦征,位于腦干可產生腦干征。
2、靜脈血管瘤。為比較成熟的曲張而擴大的靜脈所構成的血管畸形,少見。在血管造影的靜脈期片上,病變血管象瓜皮帽樣,匯合成一較大的靜脈,回流入皮質或白質深部的大靜脈或靜脈竇。可無癥狀或引起SAH或腦內出血、癲癇等。
3、動脈性血管畸形。為沒有明顯引流靜脈的畸形血管團,組成血管細小.易破裂出血,形成腦內血腫。
4、隱性血管畸形。指不能被血管造影顯示的微型血管畸形。多見于青年人。突然自發腦內出血或癲癇發作。CT顯示高密度病灶,示有血腫形成,其中可有鈣化,一般無占位征象。
5、海綿狀血管瘤。為擴張的血管竇構成的海綿狀血管病變,少見。病變大小不等,其間無腦組織。病變邊界清楚,呈分葉狀,紫紅色,質地軟硬不一,取決于有否血栓形成、機化或鈣化。病變多位腦深部,可引起出血、癲癇和局部腦萎縮。CT顯示蜂窩狀低密度灶,注射造影劑后密度幾乎不增高。腦血管造影通常不能顯示病灶。
6、毛細血管擴張癥。由擴張的毛細血管構成的血管病變,少見。好發于腦橋、大腦皮質、腦室旁白質。有時可多發或合并有海綿狀血管瘤。可無癥狀或僅引起出血。其中一種特殊類型是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病人的皮膚、粘膜和內臟可有灶性毛細血管擴張,易于反覆出血。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
溫馨提示:腦血管畸形雖像一顆炸彈埋在腦內,如出血嚴重,出現腦疝,如不及時救治,常可致死。但若能早期發現,并盡快、可靠、穩妥處理,就可使這顆隱藏在腦內的不定時炸彈成為永不爆炸的啞彈。這是必須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方面。
【參考文獻:《專家談腦血管疾病》《名醫名家談腦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