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患者的連續咽部不適感3個月以上的病史,結合患者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小血管曲張,呈暗紅色,表面有少量粘稠分泌物或咽后壁多個顆粒狀濾泡隆起,呈慢性充血狀,咽側索淋巴組織增厚呈條索狀,或咽黏膜干燥、菲薄,覆蓋膿性干痂,可診斷慢性咽炎,但應注意許多全身性疾病(特別是腫瘤)的早期可能僅有與慢性咽炎相似的癥狀。
當主訴與查體所見不吻合或有其他疑點時,不應貿然單純診斷慢性咽炎,而必須詳細詢問病史,全面仔細檢查鼻、咽、喉、氣管、食道及頸部甚至全身的隱匿性病變,以免漏診。慢性變應性咽炎的診斷,除有相應的變應原接觸史、相應的癥狀及體征外,還應做皮膚變應原試驗,總IgE及血清特異IgE檢測以明確其過敏原。慢性反流性咽炎可行胃食道反流相關檢查。
慢性咽喉炎診斷依據
(1)聲嘶
是慢性喉炎的主要癥狀,聲嘶程度可輕重不等。有些患者晨起時發聲尚正常,但講話多時出現聲嘶;另有一些患者層起時聲嘶較重,講一段時間話后或喉部分泌物咳出后聲嘶反而減輕,大多數患者禁聲一段時間后聲嘶緩解,但講話多了聲嘶又可加重。
(2)喉部不適、干燥感
說話時有喉痛感。
(3)喉部分泌物
增加形成熟痰,講話時感費力話才感輕松。
慢性咽喉炎鑒別診斷
一、慢性扁桃體炎
也可表現為咽異物感、咽癢、干燥、疼痛、刺激性干咳等不適癥狀,可伴有間斷于咽部咯出小米粒大小伴有臭味的黃色豆渣樣物。慢性扁桃體炎的患者查體可見扁桃體可有增生肥大、扁桃體表面瘢痕、凹凸不平、與周圍組織粘連或扁桃體隱窩內可見栓塞物。
二、咽部或臨近部位的良惡性腫物
良性腫物如口咽及下咽部乳頭狀瘤、纖維瘤、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經鞘瘤等,口咽及下咽、鼻咽、喉、食道的惡性腫瘤如鱗狀細胞癌、肉瘤、淋巴瘤等。口咽及下咽、鼻咽及喉部病變可通過耳鼻咽喉科專科查體、鼻內鏡及纖維喉鏡予以發現;早期的食道癌患者在出現吞咽功能障礙以前,常僅有咽部不適或胸骨后壓迫感,較易與慢性咽炎混淆,應行食道造影、食道鏡檢查予以確診。對中年以上的患者,若無既往明顯咽炎癥狀,出現咽部不適時,應行相應的詳細檢查。
三、莖突綜合征、舌骨綜合征及咽易感癥
可有相同的咽部癥狀。通過觸診、莖突及舌骨X線片、頸椎X線片及CT掃描與慢性咽炎鑒別。
四、肺結核
除伴發咽部結核以外,肺結核的患者通常也伴有慢性咽炎。
五、丙種球蛋白缺乏癥
此病好發于兒童及青年,有反復發生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炎癥的病史,其咽部變化為淋巴組織明顯減少或消失。
特別提示:慢性喉炎可分為慢性單純性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縮性喉炎、結節性喉炎等,后者又分為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診斷時要注意加以鑒別。慢性喉炎的聲嘶應注意與早期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