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性延髓麻痹是運動神經元病的一種類型,診斷根據中年以后隱襲起病,慢性進行性病程,表現肌無力、肌萎縮和肌束震顫,伴腱反射亢進、病理征等上、下運動神經元受累征象,無感覺障礙,典型神經原性改變肌電圖,通常可臨床診斷。必要時可作MRI檢查,以進一步明確病因,以做鑒別診斷,及協助診療。
一、診斷
1.神經電生理肌電圖
呈神經原性改變,靜息狀態下可見纖顫電位、正銳波,有時可見束顫電位;小力收縮時運動單位電位時限增寬、波幅增大、多相波增加,大力收縮呈現單純相。神經傳導速度正常。運動誘發電位有助于確定上運動神經元損害。
2.肌肉活檢
有助于診斷,但無特異性,早期為神經原性肌萎縮,晚期在光鏡下與肌原性肌萎縮不易鑒別。
3.其他檢查
腰椎穿刺壓力正常,奎肯試驗椎管無梗阻。腦脊液蛋白、細胞數多正常,只有少數蛋白含量略高。偶有IgG、IgA增高,在疾病進展期,常有尿內肌酸排出量增多。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可輕度異常,MRI可顯示部分病例受累脊髓和腦干萎縮變小。
二、鑒別
臨床上需和能引起延髓麻痹的其他疾病鑒別。
1.重癥肌無力常有延髓癥狀,但無肌肉萎縮及肌束顫動,受累肌群的無力常表現為晨輕晚重、病態疲勞。必要時可肌注新斯的明,作藥物試驗。
2.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起病較急,常有四肢遠端對稱性無力,呈弛緩性癱瘓,腦脊液有蛋白質與細胞分離現象。
3.延髓空洞癥及腦干腫瘤有時與本病相似,但均伴有感覺障礙。
4.橋腦小腦角或枕骨大孔區腫瘤,常累及延髓神經,但往往是一側性,并常有感覺障礙。
5.假性延髓麻痹是兩側皮質延髓束受損產生,常為多次腦血管意外的后遺癥,亦可見于多發性硬化癥的患者中。臨床表現為受延髓支配的肌肉癱瘓,但無舌肌萎縮及其肌束顫動。患者軟腭反射、咽壁反射、下頜反射均活躍或增強,并可出現強哭強笑。
溫馨提示:面對疾病,病友們必須正確地對待疾病,樹立強烈戰勝疾病的自信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根據自己的病情及身體情況,按照康復指導方案進行長期、有規律、科學的康復保養,適當地進行室外活動和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保持樂觀、良好的心態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