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系指在三叉神經分支范圍內反復出現的陣發性短暫劇烈疼痛、無感覺缺失等神經傳導功能障礙的表現。
三叉神經痛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反復發生,驟發驟停,且是短暫的,或閃電樣,或燒灼樣的頑固性疼痛。多以中老年人多見,多數為單側。疼痛分布嚴格限于三叉神經感覺供應區內,不擴散至后頭部。
疼痛趨向反復發作和緩解,在發作數周或數月后常可自行緩解數月至數年。從中醫角度看,三叉神經痛分為幾個類型,根據類型對癥治療。
1、脈絡瘀阻型
癥見面部陣發性劇痛,痛如錐刺、刀割,拒按,舌質紫暗,苔薄白,脈弦澀。治宜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藥
赤芍12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郁金10克,全蝎6克,細辛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2、風寒阻經型
癥見陣發性面頰乃額頭抽掣疼痛,遇風寒加重,常牽及牙痛,苔薄白,脈浮弦。治宜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方藥
川芎10克,荊芥12克,白芷8克,香附10克,羌活10克,蔓荊子10克,細辛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3、氣虛血瘀型
癥見面部疼痛纏綿難愈,時痛時止,麻木不仁,乏力氣短,舌淡苔白,脈細澀。治宜補氣活血,通絡止痛。
方藥
黃芪20克,當歸15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地龍6克,全蝎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4、風熱傷絡型
癥見陣發性面頰及額頭抽掣疼痛,遇濕熱加重,流涎,目赤,苔薄黃,脈數。治宜疏風清熱,通絡止痛。
方藥
川芎10克,白芷8克,生石膏20克,菊花15克,薄荷6克,山梔子10克,僵蠶10克,黃芩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5、肝陽上亢型
癥見陣發性面頰及額頭抽掣疼痛,面部烘熱,失眠多夢,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平肝熄風,通絡止痛。
方藥
天麻10克,鉤藤15克,黃芩10克,山梔子10克,生石決明30克,牛膝10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溫馨提示
患者平時應注意避免情緒波動,保持樂觀,豁達的精神狀態;起居有常,注意保暖防寒,注意休息,勿使過勞;積極鍛煉身體,以增強抵抗力。飲食宜清淡且易于消化,不食肥甘厚味以及辛辣油煎食品,以免助濕生熱,忌食用對頭痛有影響的食物,如牛奶酪、腌制魚等。吸煙、飲濃茶可使心率增快,引發小動脈痙攣而加和頭痛,也應予戒除。
【參考文獻:《三叉神經痛200問》《三叉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