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治療,身體恢復后的癌癥病人最擔心的無外乎是復發和轉移。復發和轉移的出現不僅與原發腫瘤所處的位置、病期、發現時間、治療方法、醫生治療水平等相關,病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管理水平也很關鍵。如何避免直腸癌的復發?
規范生活方式
于普通人而言,增加飲食中蔬菜和水果的比例,降低高蛋白高脂肪的比重,適當體育運動和鍛煉,可以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于結直腸癌病人而言,遵循這種飲食和生活方式,則可以降低結直腸癌術后的復發率。
有研究表明,不良情緒是腫瘤發生發展的高危因素,也是腫瘤復發的影響因素。因此,結直腸癌病人應正確認識結直腸癌,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堅持定期復查
據統計,約50%以上的進展期結直腸病人,在生存期內會發生手術區域內的局部復發和肝、肺等器官的遠處轉移。所以術后的規律復查就顯得特別重要。及時干預和治療,可以爭取最好的治療結果。
臨床醫生普遍反映,有一些病人在治療后前兩年復查很積極,但過了一定時間后就容易放松警惕,有一些甚至根本不復查,等到發現復發和轉移時已失去寶貴的治療機會。
通常來講,結直腸癌病人治療結束的頭2年,建議每3個月復查一次;治療結束2年后,每半年復查一次;5年以后1年復查1次。檢查項目包括B超,胸片、CT、腫瘤標志物(CEA、CA19-9)等。
腸鏡檢查是發現結直腸癌的主要檢查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復查項目之一,腸鏡檢查的意義在于,早發現早治療,提高結直腸癌治愈率。同時及時發現和處理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變,以避免發展成結直腸癌。
建議結直腸癌病人術后第一年做1次腸鏡,如果合并有結腸腺瘤的病人,可以行鏡下切除,一年后再次復查腸鏡。以后每3年復查一次腸鏡。如何避免直腸癌的復發?
及時治療復發轉移
結直腸癌肝轉移手術后的5年生存率可達30%左右,在部分選擇過的病例中5年生存率甚至可達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