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的外科治療經歷了近百年的發展至今,從最初經典的Miles手術演變到近年來廣泛應用的TME技術、標準的淋巴結清掃以及新輔助治療的應用等,在治療效果方面已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1、然而,直腸癌特別是腹膜返折以下的腫瘤,由于位于盆腔所限的空間內的解剖范圍以及缺乏漿膜層的屏障結構等因素,其治療效果和預后仍是結直腸外科所面臨的較大挑戰。
2、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證中低位直腸癌的根治效果,保證將復發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及出現復發后如何采取最合適的外科對策,仍值得我們進一步明確和探討。直腸癌術后復發一直是困擾外科醫師的一大難題,也是影響術后平均死亡率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3、我們通常探討的直腸癌復發主要是指手術操作的局部區域或附近淋巴流向區域以及臨近臟器出現的腫瘤復發,因此通常將直腸癌的復發分為腸腔內復發和腸腔外復發兩種。對于肝肺等遠處轉移這里暫不做討論。導致直腸癌出現復發的因素概括起來主要有:腫瘤的分期、生物學特性、外科醫生的因素、手術后綜合治療的運用、療效反應以及免疫功能狀態等。
4、從以上因素分析來看,可以掌控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手術操作者對于高危患者的手術操作規范、手術方式選擇以及綜合治療的運用更要嚴格。
5、這方面我們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內容:一是手術方式的選擇,二是手術過程的各類具體技術的運用,三是手術后的繼續治療包括嚴密規范的隨訪等問題。在手術方式選擇上,對于分期較晚、潰瘍型生長、生物學特性較差如低分化或黏液腺癌以及術中判斷有脈管侵犯的中低位直腸癌,一般要采用廣泛的根治切除術,即選擇腹會陰聯合切除術,此時如選擇吻合保肛手術就要特別慎重,即使選擇前切除術,也要在保障充分的遠切緣的基礎上進行,且遠切緣最起碼要在3.5cm以上。
6、另外,還特別要注重采取適當的擴大根治和清掃技術。在手術過程中,對于高危患者更要強調注重采取無瘤技術、合理規范的區域淋巴結清掃技術等。如腹膜反折線以下的直腸癌其側方淋巴結的轉移率為10%~20%左右,一般的直腸癌切除術式及Miles術式有可能造成10%左右的病例遺留轉移之淋巴結,為術后區域淋巴結復發留下了隱患,因此,這里我們特別強調徹底的淋巴清掃,必要時要加做側方淋巴清掃術。當然,這里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循全直腸系膜切除(TME)技術標準。
7、直腸癌術前和術后放療能降低術后復發率,但也會增加一些并發癥,故有學者建議放療僅選擇性用于術后易復發之高危人群。
8、多中心研究結果已明確證實,直腸癌術前放療可以降低局部復發率。另外要特別強調的是,切除之腫瘤標本切緣是否有癌細胞侵犯與直腸癌術后復發顯著相關(切緣無癌細胞組、復發率10%,切緣有癌細胞組、復發率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