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電極導管經靜脈或動脈血管送入心臟內,經導管將射頻電流導人心臟組織,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產生局部凝固性壞死,從而達到阻斷異常傳導束,根治心動過速的目的,即為射頻電流導管消蝕術。
經心導管向心臟導人的射頻電流,損傷范圍僅在1-3mm,故不會對人體夠成傷害。射頻消融是目前根治陣發性心動過速最有效的方法。
預激綜合征和房室結雙經路引起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房撲和房顫、室性心動過速及房性心動過速。
其中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根治率可達90%以上,室性心動過速的治愈率約在50%左右。房性心動過速、房撲及房顫的射頻消融正在臨床試驗階段。
射頻消融術適應癥
1.房室折返型心動過速
即顯性和隱匿性預激綜合征。房室間存在著先天性的“旁路”,導管射頻把旁路“切斷”,心動過速或預激波就永遠不再發生了。
2.房室結折返型心動過速
房室結形成所謂“雙徑路”,這樣小電流在適宜條件下,會在兩條徑路形成的折返環中快速運行,引起心動過速。導管射頻把慢徑消掉,只保留快徑,這種心動過速就不會再犯。
3.心房撲動
心房撲動是在心房里有一個大的環路(主要是右心房),微小電流在此環路上不停地轉圈,心房可跳至300次/分,而心室一般在150次/分。導管射頻可以破壞右房狹部造成環路的雙向電流阻滯,從而根治房撲。
4.房性心動過速(房速)
房速是由于在左心房或右心房的某一局部有異常快速發放電流的“興奮點”或者在心房內有小的折返運動。經電生理檢查標測到異位“興奮點”,或折返環的部位,進行消融就可得到根治。
5.心房顫動(房顫)
房顫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律失常。科學家已認識到,房顫的觸發是因為與心房相連的大靜脈上的“心肌袖”發放快速電沖動;另外,房顫持續與心房肌自身重構也有關。
采用導管電極在環肺靜脈口消融,形成大靜脈與心房的“電隔離”,或加上在心房內的某些線形消融,可以根治房顫。
6.室性早搏
主要用于臨床癥狀明顯的單源性的頻發室早。常由位于一側心室流出道的單個“興奮灶”引起。標測到異位興奮灶即刻消融,室早消失說明消融成功。
7.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
這種室性心動過速常見于心臟結構和功能正常的人群,沒有器質性心臟病的證據。但心動過速犯得太頻可引起心動過速性心肌病。
其發生是由在心臟右或左心室流出道及左心室間隔上的一個“興奮灶”快速發放微小電流,形成室性心動過速。導管射頻可找到“興奮灶”所在地,把它消滅掉,室速就不能再發作了。
8.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動過速
見于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病人發作時常發生暈厥、抽搐,需緊急搶救。此種心動過速是微小電流在左、右束支及左、右心室之間轉圈。
導管電極找到右束支時,發放電流把它阻斷,這個環路就斷了,心動過速就不會發生了。導管射頻消融可以根治這一心動過速,但不能根治心臟病。消融不成功或室速有生命危險時,需植入埋藏式除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