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性心臟病的發病是超生理量的甲狀腺激素作用于心臟,使心肌代謝加速,心肌缺氧和營養物質缺乏,心肌變性肥大,房室傳導時間縮短和心房細胞不應期縮短,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液動力學改變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一般認為,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為其必備癥狀和體征,但須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臟病。
甲亢性心臟病的檢查
1.X線檢查心臟擴大,心臟搏動有力。肺動脈弓突出,心臟呈興奮性高動力型球形甲亢心。如有長期心房纖顫或心力衰竭者,可見心影增大。有嚴重心力衰竭時,心影向兩側擴大。
2.心電圖檢查
(1)左室肥大:左室肥大的心電圖應看作是左室衰弱的征象,因此,當甲亢病人具有ECG變化時,可能發生心衰。
(2)ST-T改變:ST-T病理性下降和T波改變(降低、雙向、倒置)主要見于重癥甲亢。甲亢經有效治療后,絕大多數ST-T改變可減輕或消失。
(3)甲亢P波:甲亢病人心電圖有P波變化的為26.2%。可在Ⅱ、Ⅲ導聯出現“不典型的肺型P波”或低振幅的雙峰變型P波,稱為甲亢P波。甲亢初期可出現高大P波,疾病進展期波幅降低。
(4)P-Q間期改變:甲亢時P-Q間期延長者為1.7%~4.6%,亦有報道為5.5%。一般認為,這種傳導延遲是一種功能性變化。
(5)高T波:高振幅T波常見于輕型甲亢,而且在疾病的進展期振幅降低。重型甲亢高T波僅為14%。
(6)Q-T間期:Q-T間期延長較縮短多見。
甲亢性心臟病與其他疾病相鑒別
1.冠心病 甲亢性心臟病尤中、老年患者,伴有心絞痛、心房纖顫和心肌缺血心電圖改變時常易誤診為冠心病。因此,對具有診斷冠心病標準的中、老年人,雖無典型或明顯的甲亢征象,如有下列情況時,應進一步做有關甲亢方面的檢查:
(1)心絞痛、陣發心房纖顫或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改變,經擴冠等藥物治療無明顯好轉。
(2)長時間喪失勞動力之后發生心衰。
(3)有不可解釋的進行性消瘦、腹瀉或血脂明顯降低者。
(4)有代謝升高與交感神經興奮的征象。
(5)伴有甲亢的癥狀,如多汗、焦慮、興奮、失眠(易被誤診為神經官能癥的表現)以及周期性癱瘓或明顯肌無力等。
2.心力衰竭 甲亢性心臟病出現心衰者以右心衰竭為主,伴發心房纖顫者易發生心力衰竭;在心衰時因心臟擴大,可出現二尖瓣反流與狹窄的雜音,可伴有心尖區舒張期雜音與肺動脈區第二心音增強,這種情況往往被誤診為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病、三尖瓣反流等。
3.風濕性心臟病 甲亢病人心尖部無震顫,心尖部可聞及收縮期雜音,肺動脈區更為響亮。心尖部雜音不向腋下傳導,且很少舒張期雜音,一般也不發生肺部感染、急性肺水腫、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并發癥,對洋地黃反應也不佳,風濕性心臟病人則相反。
雖然大部分甲亢病人很少有舒張期雜音,但少數病人則可能存在舒張期雜音,這時需與二尖瓣狹窄的病人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