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1996年畢業于西安醫科大學(現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內分泌代謝病的診治、研究及教學工作。曾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了中國糖尿病綜合管理項目培訓,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香檳分校學習。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西安交通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研項目及院基金研究項目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同時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及省部級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的研究。2004取得國家級GCP證書,主持并參與了多項國際國內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
曾獲院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并多次被評為院優秀教師。歷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暨垂體內分泌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垂體內分泌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陜西省糖尿病學會第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陜西省內分泌學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暨青少年生長發育學組副組長、陜西省保健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審稿專家。
研究方向與專長:內分泌代謝疾病的臨床診治及相關基礎研究。目前主要從事甲狀腺疾病、下丘腦垂體及生長發育障礙相關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對甲狀腺疾病、糖尿病、下丘腦垂體疾病、矮小及生長發育障礙等內分泌代謝病的診治有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展開-
Q 糖尿病能吃洋姜嗎A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洋姜,但要適量,注意控制總熱量攝入。 洋姜中含有大量的菊糖,菊糖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可以被腸道益生菌利用,有改善腸道菌群的作用。洋姜的升糖指數較低,糖尿病患者食用后不會引起血糖的劇烈波動,而且洋姜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洋姜的熱量較高,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時應適量,以免攝入過多的熱量,導致血糖升高。同時,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選擇低糖、低鹽、低脂的食物,并定期監測血糖,根據血糖情況調整飲食和藥物的劑量。2025-04-01 21:14:14 -
Q 最簡單辨別自己有沒有甲亢的方法A 要判斷自己有沒有甲亢,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觀察癥狀 注意是否出現心悸、手抖、煩躁、多汗、消瘦、乏力、腹瀉、月經紊亂等癥狀。 2.檢查甲狀腺 自行觸摸頸部是否有腫塊,或到醫院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 3.檢測甲狀腺功能 如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促甲狀腺激素(TSH)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初步判斷是否有甲亢,最終確診還需要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如果對自己的健康有任何疑慮,應及時咨詢醫生。 此外,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等特殊人群,如果懷疑有甲亢,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檢查和治療。2025-04-01 21:14:14 -
Q 甲狀腺結合球蛋白是什么A 甲狀腺結合球蛋白是一種由甲狀腺濾泡細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質。 甲狀腺結合球蛋白的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甲狀腺功能、懷孕、藥物、年齡等。在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結合球蛋白水平降低;在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其水平升高,它的主要作用是與甲狀腺激素結合,從而調節甲狀腺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和穩定性。 甲狀腺結合球蛋白的檢測可以幫助醫生評估甲狀腺功能,尤其是在診斷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水平升高,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癥狀,如疲勞、體重增加、記憶力下降等。如果水平降低,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癥狀,如心悸、手抖、失眠等。2025-04-01 21:14:13 -
Q 高血脂的人吃什么好A 高血脂人群在飲食方面需要特別注意,適合高血脂人群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低脂肪蛋白質、健康脂肪等。 1.蔬菜 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建議選擇綠葉蔬菜、西蘭花、胡蘿卜、洋蔥等。 2.水果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抗氧化劑和膳食纖維,建議選擇香蕉、蘋果、橙子、草莓等。 3.全谷物 全谷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建議選擇全麥面包、糙米、燕麥等。 4.低脂肪蛋白質 低脂肪蛋白質有利于維持飽腹感,建議選擇魚、雞肉、豆類、堅果等。 5.健康脂肪 健康脂肪對心血管健康有益,建議選擇橄欖油、魚油、堅果等。2025-04-01 21:14:13 -
Q 急性甲狀腺炎的治療A 急性甲狀腺炎的治療包括針對感染的治療、局部治療、對癥治療、手術治療。 1.針對感染的治療 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根據藥敏試驗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常用藥物為阿奇霉素、慶大霉素等。 2.局部治療 如果存在膿腫,可行切開引流。 3.對癥治療 高熱時可使用退燒藥,疼痛明顯時可使用鎮痛藥。 4.手術治療 如果膿腫形成后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存在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考慮手術治療。 急性甲狀腺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年齡、身體狀況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于疾病的恢復。2025-04-01 2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