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芳,女,主任醫師,歸國學者。1991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1997年獲得該校消化專業碩士學位。2008-2009年赴日本東北大學進修學習一年。
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食管協作組委員,河南省消化學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健康促進會消化分會副主任委員。能熟練處理消化系統各種常見病的診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長各種特殊消化內鏡(色素內鏡、NBI+放大內鏡及超聲內鏡)對疾病的診斷及消化道早期腫瘤內鏡下的治療,如EMR、ESD;擅長小腸鏡及膠囊內鏡對小腸疾病的診治及POEM治療賁門失弛緩癥,STER、EFR治療胃腸道粘膜下腫瘤等多種內鏡下操作。
發表論文10余篇,主編專著1部,現主持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獲省級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
展開-
打嗝打不出來卡在嗓子眼
如果打嗝打不出來卡在嗓子眼,可以嘗試深呼吸、喝水、按壓穴位、吃白糖、打噴嚏等方法緩解,若無效或伴有其他癥狀,需及時就醫。 1.深呼吸 慢慢地深呼吸幾次,然后緩慢地呼氣,可以幫助緩解打嗝。 2.喝水 慢慢地喝一些水,有助于緩解打嗝。 3.按壓穴位 可以按摩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穴位,或者按壓耳垂后面的穴位,有助于緩解打嗝。 4.吃白糖 吃一些白糖,也可以緩解打嗝。 5.打噴嚏 可以用羽毛等物品刺激鼻孔,引發打噴嚏,有助于緩解打嗝。 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法緩解打嗝,或者打嗝伴隨著其他癥狀,如胸痛、呼吸困難等,應及時就醫。
2025-05-07 11:11:27 -
大便里有紅色的東西是怎么回事
大便里有紅色的東西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肛裂、結腸炎等疾病引起的。 1.生理因素 如果平時喜食紅心火龍果,因其含有豐富的花青素成分,食用后可能會因色素隨著排泄物排出而導致大便里有紅色東西。 2.肛裂 肛裂可能是長期便秘、肛管狹窄等因素造成的,患者因排便時肛管皮膚撕裂出血,從而出現便血、疼痛等癥狀,以致于大便里面有紅色的東西。 3.結腸炎 結腸炎可能和病原體感染、腸管供血不足等因素有關,患者不僅會出現上述癥狀,還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情況。
2025-05-07 11:10:47 -
做腸鏡一般要多少錢
腸鏡檢查的費用受檢查方式、醫院等級、地區差異、是否需要其他檢查或治療等因素影響,具體費用需咨詢當地醫院。 1.檢查方式 腸鏡檢查有普通腸鏡和無痛腸鏡之分。無痛腸鏡是在麻醉狀態下進行,費用相對較高。 2.醫院等級 不同等級的醫院收費標準可能不同。一般來說,等級較高的醫院設備和技術更先進,費用也會相應較高。 3.地區差異 不同地區的醫療費用水平存在一定差異。 4.是否需要其他檢查或治療 如果在腸鏡檢查過程中發現息肉等病變,可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如息肉切除等,這也會增加費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用可能會因地區、醫院、個人情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進行腸鏡檢查前,建議咨詢當地醫院或醫生,了解具體的費用情況。同時,腸鏡檢查是一種重要的檢查方法,可以幫助早期發現腸道疾病,對于維護腸道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醫生建議進行腸鏡檢查,應積極配合,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腸道問題。
2025-04-28 15:03:41 -
感覺想大便就是拉不出來怎么辦
如果有便意但無法排出大便,可嘗試調整飲食、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適度運動、腹部按摩、使用開塞露等方法。若便秘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孕婦、老人和兒童等特殊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1.調整飲食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蔬菜、水果、全麥面包等,同時多喝水,有助于軟化糞便,促進腸道蠕動。 2.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上廁所,即使沒有便意,也可以在馬桶上坐一會兒,培養排便反射。 3.適度運動 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4.腹部按摩 順時針按摩腹部,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5.使用開塞露 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法緩解便秘,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開塞露,但不要長期依賴開塞露。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便秘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癥狀,如腹痛、腹脹、嘔吐等,應及時就醫,排除腸道疾病的可能。孕婦、老人和兒童等特殊人群,如果出現便秘問題,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4-28 15:02:56 -
天天拉稀怎么辦比較好一些
天天拉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飲食、感染、藥物等??刹扇≌{整飲食、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注意休息、藥物治療等措施。若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1.調整飲食 避免食用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纖維食物,同時注意飲食衛生。 2.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拉稀可能導致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多喝水或口服補液鹽,以補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3.注意休息 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 4.藥物治療 可以使用蒙脫石散等止瀉藥物,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5.就醫診治 如果拉稀持續時間較長、伴有發熱、腹痛、膿血便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并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兒童、孕婦、老人以及患有其他基礎疾病的人群,拉稀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健康問題,應及時就醫。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如有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
2025-04-28 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