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小兒耳鼻喉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如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中耳炎、呼吸道異物等。尤其擅長耳科相關疾病及聽力障礙的診治、聽力障礙的康復指導。
向 Ta 提問
高勝利,女,耳鼻喉科碩士,畢業于武漢大學醫學院,從事耳鼻咽喉科臨床工作十余年,對小兒耳鼻咽喉科常見病、多發病如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中耳炎、呼吸道異物等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耳科相關疾病及聽力障礙的診治、聽力障礙的康復指導
展開-
怎樣快速止鼻血
鼻出血時可采取以下方法快速止血:坐下或半躺,前傾身體,用手指捏住鼻翼兩側持續按壓5~10分鐘,張口呼吸,同時冷敷額頭或鼻部。如無效或經常鼻出血,應及時就醫。 1.保持冷靜,坐下或半躺,身體微微前傾,不要后仰,防止血液流入喉嚨引起嗆咳。 2.用手指捏住鼻翼兩側,持續按壓5~10分鐘,幫助止血。期間張口呼吸。 3.如出血不止,可在按壓鼻翼的同時,冷敷額頭或鼻部,促進血管收縮,減少出血。 4.若上述方法無效或經常鼻出血,應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兒童、老年人、高血壓患者、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鼻出血的處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在處理鼻出血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如果鼻出血持續時間較長、出血量較大或伴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病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此外,保持鼻腔濕潤、避免挖鼻等也是預防鼻出血的重要措施。
2025-04-29 12:17:14 -
哺乳期媽媽喉嚨痛怎么辦
哺乳期媽媽喉嚨痛可通過多喝水、鹽水漱口、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就醫治療等方法緩解,用藥需遵醫囑。 1.多喝水 保持身體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于緩解喉嚨痛。可以喝溫水、茶或果汁等。 2.鹽水漱口 用溫鹽水漱口可以減輕喉嚨疼痛和消炎。將半小勺鹽溶解在一杯溫水中,每天漱口數次。 3.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酸性、油膩或刺激性食物,這些食物可能會加重喉嚨痛。 4.注意休息 給身體足夠的休息時間,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緩解喉嚨痛。 5.就醫治療 如果喉嚨痛持續時間較長、癥狀嚴重或伴有發熱等不適,應及時就醫。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一些安全的藥物治療,如對乙酰氨基酚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最好先咨詢醫生或藥劑師的建議,以確保藥物對哺乳期嬰兒沒有不良影響。此外,如果喉嚨痛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醫生可能會開具抗生素治療,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2025-04-29 12:16:40 -
耳鳴會導致耳朵聾嗎
耳鳴是否會導致耳朵變聾與病因和患者自身情況有關,肌源性耳鳴一般不會致聾,神經性耳鳴可能致聾,其他原因導致的耳鳴有些也不會致聾。 一、肌源性耳鳴: 咽肌痙攣所形成咯噔咯噔聲音導致的肌源性耳鳴,患者通常聽力無改變,不會造成耳聾。 二、部分其他原因導致的耳鳴: 1.大腦外傷引起的耳鳴,往往不會導致耳聾。 2.睡眠不足引發的耳鳴,通常也不會致聾。 3.情緒較差造成的耳鳴,一般不會導致耳聾。 4.精神緊張導致的耳鳴,通常也不會引起耳聾。 三、神經性耳鳴: 如果是感應性或神經性耳鳴,且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癥狀,不及時治療,隨著耳鳴加重,會逐步喪失聽力甚至導致耳聾。 總之,耳鳴是否會致聾需綜合考慮病因和患者情況。對于耳鳴患者,應及時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后在醫生指導下對癥治療。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清淡飲食、規律作息,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利于病情恢復。
2025-04-29 12:15:39 -
喉嚨為什么會癢想咳嗽
喉嚨癢想咳嗽可能由過敏、感染等引起,可嘗試多喝水、避免刺激物、鹽水漱口、保持空氣濕潤、咳嗽suppressant等方法緩解,若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 1.多喝水 保持身體充足的水分可以緩解喉嚨的刺激和癢感。 2.避免刺激物 盡量避免吸煙、空氣污染、化學物質等刺激物。 3.咳嗽suppressant(止咳藥) 如果咳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可以咨詢醫生是否適合使用咳嗽suppressant。 4.鹽水漱口 用溫鹽水漱口可以緩解喉嚨疼痛和癢感。 5.保持空氣濕潤 使用加濕器可以增加空氣濕度,緩解喉嚨干燥和癢感。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某些情況下的喉嚨癢想咳嗽,如過敏或感染引起的咳嗽,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治療。在使用任何藥物或治療方法之前,最好咨詢醫生的建議。此外,如果咳嗽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癥狀,如呼吸困難、胸痛等,應及時就醫。
2025-04-29 12:15:00 -
睡覺壓的外耳廓疼怎么辦
改變睡姿、熱敷、按摩、保暖等方法可緩解睡覺壓的外耳廓疼,若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或伴有紅腫等癥狀,需及時就醫,排除耳部疾病。 1.改變睡姿 盡量避免側睡時壓迫外耳廓,可選擇仰臥或側臥時在耳朵下方放置柔軟的枕頭,以減輕壓力。 2.熱敷 用熱毛巾或熱水袋對外耳廓進行熱敷,每次15-20分鐘,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3.按摩 輕輕按摩外耳廓,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緊張。 4.注意保暖 保持耳部溫暖,避免寒冷刺激,有助于減輕疼痛。 5.避免刺激 避免搔抓、摩擦外耳廓,以免加重疼痛。 6.觀察癥狀 如果疼痛持續不緩解、加重或出現紅腫、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潛在的耳部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耳部疾病、血液循環障礙等的人群,睡覺壓的外耳廓疼可能是更嚴重問題的表現,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
2025-04-29 12: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