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男,副主任醫師,2007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從事神經外科臨床研究工作10余年。主要從事脊髓及腦功能區腫瘤(尤其是膠質瘤、垂體瘤、腦膜瘤、聽神經瘤)、腦血管病(動脈瘤、海綿狀血管瘤、煙霧病等)、復雜腦積水等疾病的診治。尤其擅長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的微創手術,帕金森病及肌張力障礙的DBS手術,難治性癲癇及慢性疼痛的手術治療。
展開-
腦血管病的表現
腦血管病包括腦動脈炎、腦血管畸形、顱內動脈瘤等,不同類型的癥狀都不相同。 1、腦動脈炎 該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肢體癱瘓、失語、反應遲緩、記憶力障礙、智力減退等,重癥者還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2、腦血管畸形 畸形血管破裂時容易使顱內壓明顯增高,引起劇烈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癲癇、腦部雜音等不適癥狀。 3、顱內動脈瘤 如果動脈瘤體積較小,沒有發生破裂,可能無癥狀,體積較大的動脈瘤會引起頭痛、頭暈、視物模糊等癥狀,發生破裂時還會引起劇烈頭痛、意識模糊等表現。
2025-04-01 13:25:11 -
顱底骨折的表現
顱底骨折的癥狀,與骨折發生的部位有關,比如顱前窩骨折、顱中窩骨折、顱后窩骨折,具體如下: 1、顱前窩骨折:患者可出現鼻腔流血、眼瞼和球結膜淤血斑、鼻腔流液等癥狀。如果患者嗅神經、視神經損傷,還可伴隨嗅覺減退、視力下降等癥狀。 2、顱中窩骨折:患者可出現鼻腔流液、外耳道出血等癥狀。部分患者還可伴隨搏動性突眼、周圍型面癱、聽力下降等癥狀。 3、顱后窩骨折:患者可出現枕下部皮下淤血、腦脊液鼻漏的癥狀。部分患者可伴隨聲音嘶啞、伸舌偏斜、吞咽困難等癥狀。
2025-04-01 13:25:09 -
輕度腦癱兒的表現
輕度腦癱兒的癥狀包括運動發育遲緩、肌張力異常、姿勢異常等。 1、運動發育遲緩 與同齡孩子相比,輕度腦癱兒的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均有發育遲緩的跡象,表現為3個月不能抬頭、6個月不能獨坐、1周歲不能站立行走等。 2、肌張力異常 多數輕度腦癱患兒存在肌張力輕度升高的情況,少數患兒可能會出現肌張力低下的現象。 3、姿勢異常 患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異常姿勢,如仰臥位時頭后仰,下肢伸直、俯臥位時四肢屈曲、臀部高于頭部時抬頭困難等。對于會走的患兒還會出現剪刀步態。
2025-04-01 13:25:09 -
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能自愈嗎
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通常不可以自愈,需要積極接受治療。 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指頭部受到外傷后,促使顱內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所致的疾病。因為病情比較嚴重,患者通常無法自愈,需要積極接受治療。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綜合預后相對比較差,具體的預后與出血量、出血部位、有無并發癥以及治療是否規范等密切相關。如果病情不嚴重、患者治療及時,大多可以控制病情。 患病期間應該注意休息,同時保持環境安靜、舒適,盡量減少腦力與體力活動、保持精神愉悅。
2025-04-01 13:25:08 -
突發腦溢血是什么引起的
突發腦溢血的原因可能和過度勞累、高血壓、動脈瘤等因素有關。 1.過度勞累 長時間體力勞動會使精神緊張,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心跳加快,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管破裂,引發腦溢血。 2.高血壓 長期血壓升高,會使腦部血管出現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癥狀持續時間長也會使腦部微小血管出現擴張,當患者情緒突然改變,血壓突然升高,會使血管發生破裂,導致腦溢血。 3.動脈瘤 動脈出現瘤體,會使動脈壁變薄,當動脈瘤突然發生破裂,容易導致突發的腦溢血。
2025-04-01 13: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