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專長于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喘息性疾病、先天性心肺畸形以及電子支氣管鏡。肺炎,哮喘,肺結核等疾病的診治。
向 Ta 提問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呼吸科主任。
亞太醫學生物免疫學會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常委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十七屆呼吸學組委員
美國胸科協會會員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免疫協作組副組長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第十七屆委員會兒科分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第十六屆分會兒科委員會委員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婦幼微創分會兒童呼吸介入組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第一屆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微生物協會人獸共患病原學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生物醫學學工程協會兒科與臨床工程分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呼吸病學組副組長
廣東省胸科協會兒科呼吸介入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變態反應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展開-
喝水被嗆到咳嗽小妙招
被嗆到咳嗽時,可以拍打背部、咳嗽、深呼吸、喝溫水、按壓舌根來緩解。持續咳嗽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特殊人群需小心處理。 1.輕輕拍打背部 用手輕輕拍打背部,有助于咳出嗆入的水或食物。 2.咳嗽 咳嗽是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通過咳嗽可以咳出嗆入的物體。 3.深呼吸 深呼吸幾次,然后緩慢地呼氣,可以幫助緩解咳嗽。 4.喝溫水 喝一些溫水可以緩解喉嚨的刺激,減輕咳嗽。 5.按壓舌根 用手指按壓舌根,引起惡心感,有助于咳出嗆入的物體。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咳嗽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如呼吸困難、胸痛等,應及時就醫。此外,對于兒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應更加小心處理嗆咳情況,如有需要,應及時尋求醫療幫助。
2025-04-01 23:41:24 -
慢性支氣管炎會傳染人嗎
慢性支氣管炎一般不會傳染人。 一、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氣管受到灰塵以及化學物質等刺激時,就會引起黏膜出現炎癥反應,而支氣管長期受到炎癥刺激,便可能誘發慢性支氣管炎。其并非傳染性疾病,不具備傳染性。 二、能傳染人的疾病通常屬于傳染病范疇,是由各種病原體引發的,且感染后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傳染病主要的傳播途徑包括呼吸道飛沫、密切接觸等。 三、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一些事項。比如要避免抽煙喝酒,因為這可能會對病情恢復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還應該重視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要勤開窗通風。 總之,慢性支氣管炎不具有傳染性,患者在生活中要做好相關防護和注意事項,以促進病情的好轉和身體的健康。
2025-04-01 23:41:17 -
胸口隱隱作痛是肺炎嗎
胸口隱隱作痛通常并非肺炎表現。肺炎引發胸痛主要是肺部炎癥牽扯到胸膜致使胸膜疼痛,因肺臟無痛覺神經不會疼痛。若肺炎致胸痛,必是胸膜有炎癥,而胸膜炎癥引發的疼痛通常不是隱痛,是與呼吸相關,即喘氣會胸疼,憋氣則不疼,此為肺炎胸痛特點。胸口隱痛多與消化道疾病、心臟科疾病有關,也很可能與精神系統疾病相關,多數情況非肺炎表現。 一、關于肺炎胸痛 1.肺炎引起胸痛的原因 肺部炎癥牽扯胸膜。 2.肺炎胸痛的特點 與呼吸相關,喘氣疼憋氣不疼。 二、關于胸口隱痛 1.可能關聯的疾病 消化道疾病、心臟科疾病、精神系統疾病。 總之,胸口隱痛一般不是肺炎所致,而肺炎胸痛有其特定表現,同時胸口隱痛更可能與其他多種疾病相關。
2025-04-01 23:40:58 -
一感冒鼻子就不通氣,好難受。
感冒患者常有鼻子不通氣的癥狀,具體原因如下: 一、感冒后易出現鼻黏膜充血水腫,從而導致鼻子不通氣。 二、感冒期間鼻腔分泌物增多也會引發鼻子不通氣。 對此,可采取如下措施 1.可以口服抗感冒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復方氨酚烷胺膠囊等,能緩解鼻塞癥狀。 2.若感冒后長時間鼻子不通氣,可能是感冒引發鼻炎或鼻竇炎,此時需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并進行針對性治療。 此外,感冒患者除藥物治療外,還需注意 一、要注意休息。 二、適當加強營養,以增強抵抗力,促進感冒恢復。 總之,感冒患者出現鼻子不通氣癥狀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應對方法,同時做好日常護理,以利于病情恢復。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用藥應按藥品說明或遵醫囑。
2025-04-01 23:40:45 -
喉嚨疼咳嗽怎么辦
喉嚨痛、咳嗽可能由感冒、咽炎引起,需根據情況處理。 一、感冒 1.原因:未做好保暖致機體抵抗力降低。 2.癥狀:出現喉嚨痛、咳嗽等。 3.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氫溴酸右美沙芬顆粒、蒲地藍消炎片等藥物。 4.日常注意:注意保暖,避免去人群密集處以防交叉感染。 二、咽炎 1.原因:空氣中粉塵、刺激性氣體吸入咽喉致細菌感染。 2.癥狀:喉嚨痛、咳嗽、咽喉有異物感等。 3.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清喉利咽顆粒、銀黃含化片等藥物。 4.日常注意: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勿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利病情恢復。 當出現喉嚨痛和咳嗽時,可能是感冒或咽炎導致,要依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和做好相應的日常注意事項。
2025-04-01 23: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