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小兒癲癇,抽動癥,神經內系統疾病診治。
向 Ta 提問
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現為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神經科副主任醫師,具有10多年神經系統疾病及癲癇診治的臨床經驗,現為中國抗癲癇協會青年委員。 以第一作者發表核心期刊及SCI論文10余篇。參與編寫了《臨床腦電圖圖譜》及《癲癇:癲癇發作、綜合征和治療》,參與翻譯《貝勒醫學院神經科疑難病例討論》。
展開-
睡眠質量不好
睡眠質量不好的原因主要分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不同原因治療方式不同,具體如下: 一、生理性原因: 若經常疲勞過度、思想有壓力、用腦過度、熬夜、值夜班、或者經常喝濃茶、咖啡、吸煙、喝酒等刺激時,容易影響睡眠質量。另外年紀較大的人群,睡眠質量也不好。 二、病理性原因: 如心血管病、腦消化道疾病、內分泌疾病、嚴重貧血、肝腎功能損害、惡性疾病早期遠隔效應、焦慮癥、抑郁癥、神經衰弱等,均可影響睡眠質量。 針對于生理因素導致的,建議改善作息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針對于病理因素所致的,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神經內科、心理科、精神科、普通內科、外科等,查明病因以后對因治療。另外,患者不可濫用安眠藥、安神藥、保健藥、養生藥等,需要找到確切病因對因治療,再加上對癥的綜合性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2025-04-01 13:04:11 -
羊癲瘋為什么會口吐白沫
羊癲瘋臨床稱為癲癇,表現為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等,口吐白沫主要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口腔肌肉收縮、分泌物增加所引起的。 癲癇發作的時候,口腔中肌肉收縮導致唾液無法吞咽,口腔內的唾液、各種分泌物,由于喉肌和咽喉部肌肉的痙攣、收縮,使較多的氣流沖入而產生白色泡沫狀的分泌物,也就是所謂的口吐白沫。這種情況多見于癲癇大發作的時候,這時候由于意識喪失,很容易因為口腔內的液體堵塞氣道導致窒息。所以,癲癇發作的時候旁邊的人要盡快把患者平放在安全的位置,然后把頭歪向一側清理口腔內的分泌物。 癲癇發作一般持續數分鐘,在這之后就可以自己緩解,隨后也會清醒。平時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最好還是到醫院就診,由醫生根據病情加用合適的抗癲癇藥物,以減少發作的次數。 癲癇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查明病因并診治。
2025-04-01 13:04:11 -
花生葉能治失眠是真的嗎
花生葉可以輔助治療失眠,常使用花生葉煮水代茶飲,或者加上小米煮粥喝,一般是晚上睡前服用,效果較好。但由于每個人的病癥不同,則花生葉起到的作用不同,主要是輔助作用。 花生葉中含有天然安神的成分,比如葉醇等物質,具有舒緩神經、減輕焦慮、助眠等作用。花生葉的安神力度不是很大,對于輕度睡眠不佳以及神經衰弱的人群,具有一定輔助治療的作用。而比較嚴重的失眠患者單純服用花生葉,作用比較微弱,不能作為主要治療藥物,還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遵醫囑采用正規的藥物治療。 此外,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中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建議由中醫醫生辨證后予以治療,還可以予以中藥湯劑進行調理。而西醫治療主要是服用鎮靜類藥物,比如地西泮片等。還可以配合食療,以及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多放松心情等,均可以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2025-04-01 13:04:10 -
孩子肌張力高怎么辦
孩子肌張力高可以通過按摩、運動、針灸等進行改善。 孩子肌張力高的解決方法: 1.按摩 如果孩子的肌張力過高,可以對孩子的肢體部位進行按摩,通過按摩之后可以達到緩解肌肉疲勞,促使肌張力得到改善。 2.運動 可以讓孩子適當的進行運動和鍛煉,多做一些康復訓練,這樣可以改善孩子的肢體狀況,進而可以促使肌張力過高得到改善。 3.針灸 可以在中醫的操作下通過針灸對孩子的穴位進行刺激,這樣可以達到改善肌張力過高的情況,不過針灸單次可能改善效果不佳,所以還應該遵醫囑定期進行。 孩子肌張力高的注意事項: 1.按摩時應該注意力度,避免過于用力。 2.注意孩子的營養攝入,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3.及時帶領寶寶去醫院檢查腦部狀況,盡快進行治療。 4.讓寶寶每天堅持康復訓練,避免由于病情加重引發更加嚴重的癥狀。
2025-04-01 13:04:10 -
肌無力能治好嗎
肌無力的病因很多,是否能治好,也因病因而各不相同。有些可以治愈,也有很多只能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 感染性、中毒性、代謝性、腫瘤性等原因導致的肌無力,在去除掉這些病因后,有可能被治好。腕管綜合征導致的手腕無力,在手術治療后肌無力癥狀可能治愈。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后,感染導致的肌無力可以逐漸恢復正常。 B族維生素缺乏等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肌無力,在及時補充相應的營養物質后,肌無力也會消失。頸椎病壓迫導致的上肢肌無力,在手術切除壓迫后,可能完全治好。 一些炎癥免疫性或者目前病因還不太明確的肌無力疾病,病情復雜、反復緩解和加重,難以治愈。如吉蘭-巴雷綜合癥、重癥肌無力、運動神經元病等。 建議肌無力的患者到醫院就診,先通過肌電圖、頭顱和脊髓核磁共振等檢查來明確診斷,明確病因后才能確定是否能治好。
2025-04-01 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