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兒童呼吸疾病,擅長呼吸感染性疾病哮喘、肺功能等疾病的診治。
向 Ta 提問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呼吸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感染協助組常委,中華醫學會兒科呼吸學組合理用藥協助組委員,廣東省呼吸科醫師分會常委,廣東省哮喘協助組常委廣東省過敏免疫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學生物工程學會兒科分會委員。
展開-
肺結節能喝啤酒嗎
肺結核患者不能喝啤酒,健康人群也應少喝或不喝啤酒,以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飲酒會擴張血管,可能會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容易導致肺部病變部位受到刺激,從而加重病情。此外,飲酒會增加罹患某些肺部疾病的概率。 對于健康人群來說,長期大量喝啤酒會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增加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發病風險,還有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和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總之,無論是肺結核患者還是健康人群,都應該少喝或不喝啤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5-04-24 11:40:25 -
沒有感冒,卻一直干咳,是怎么回事
咳嗽但不感冒只是干咳,可能是不良環境刺激引起,也可能是急性咽喉炎或咳嗽變異性哮喘導致。 一、不良環境刺激:若只是干咳而無感冒癥狀,很可能與不良環境刺激相關。比如所處環境中有大量的粉塵或油煙,吸入這些物質后會刺激呼吸道,致使呼吸道發生痙攣,從而出現干咳情況。當遠離這種不良環境后,干咳癥狀通常會隨之減輕。 二、急性咽喉炎:當咽喉部位遭受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侵襲時,會引發急性咽喉炎。此時咽喉黏膜會有顯著的充血表現,容易產生異物感。患者為了緩解這種不適,往往會忍不住咳嗽,一般為干咳,基本不會有痰液生成。 三、咳嗽變異性哮喘: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癥狀。發病后氣道會呈現高反應性,進而導致持續性干咳,癥狀持續時間較長且容易反復發作,常在夜間或凌晨發作,運動后咳嗽癥狀會明顯加劇。 總之,當出現不伴感冒的干咳時,要考慮多種可能原因,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必要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4-17 15:31:51 -
肺氣腫吃什么食物比較好呢
肺氣腫患者可食用高蛋白食物、高維生素食物、高鈣食物,還可食用生津止渴、潤肺食物,且介紹了各類食物的具體種類,身體不適需及時就醫。 一、高蛋白食物 肺氣腫會使患者體內能量消耗增大,補充蛋白質能預防營養不良。如排骨湯、雞湯、魚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它們能迅速補充蛋白質,增強體質。但應盡量選擇脂肪含量少的肉類,如去皮雞肉、瘦牛肉等,這樣可避免加重胃腸道負擔。 二、高維生素食物 患者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可增強抵抗力。像獼猴桃、檸檬、柚子等富含維生素的水果,以及西紅柿、黃瓜等新鮮蔬菜,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進身體恢復。 三、高鈣食物 肺氣腫患者身體抵抗力往往較弱,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低鈣血癥,適量食用高鈣食物進行補充很有必要,例如豆腐、芝麻醬、豬骨頭、青菜等。 四、生津止渴、潤肺食物 這類食物也對肺氣腫患者有益。 總之,肺氣腫患者要合理安排飲食,多食用上述對身體有益的食物。若身體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
2025-04-17 15:31:01 -
感冒了想吐怎么回事
感冒想吐可能是胃腸型感冒、藥物副作用或其他原因引起,如育齡女性懷孕、飲食不潔、暴飲暴食、酗酒等。可先觀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藿香正氣水、保濟口服液等藥物,或調整用藥。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1.胃腸型感冒 胃腸型感冒除了會出現感冒癥狀外,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藿香正氣水、保濟口服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2.藥物副作用 有些感冒藥可能會引起胃腸道反應,導致惡心、想吐等癥狀。如果癥狀不嚴重,可以先觀察一下,如果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告知醫生,調整用藥。 3.其他 除了上述原因外,懷孕、飲食不當、膽囊炎、胰腺炎等也可能會導致感冒時想吐。如果是育齡女性,有性生活史,應先排除懷孕的可能。此外,飲食不潔、暴飲暴食、酗酒等也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4-17 15:31:00 -
如何判斷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可通過癥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來判斷。 一、癥狀 下呼吸道感染指支氣管、氣管、肺組織等部位出現感染,可能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等導致。患者常出現咳嗽、咳痰、發熱、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還可能伴有流鼻涕、鼻塞、頭痛等表現。 二、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檢查:在正規醫院進行,可判斷體內有無感染情況,如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等。 2.痰涂片檢查:可明確痰液中是否存在病原體。 三、影像學檢查 患者可在正規醫院接受影像學檢查,如胸部X線檢查、CT檢查等,能觀察到肺部紋理是否存在模糊、紊亂等現象。此外,還可通過支氣管鏡檢查等方式判斷。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長期熬夜,放松心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避免緊張和焦慮情緒。 總之,通過癥狀觀察、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等多方面,能夠較為準確地判斷下呼吸道感染的情況,同時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習慣也有助于身體恢復。
2025-04-17 15: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