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獲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兒科腎臟病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3-1998.3獲世川醫學獎學金赴日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進修小兒腎臟病專業,獲結業證書。2003.6-12赴韓國漢城國立醫學院小兒科進修小兒腎臟病專業,獲國際小兒腎臟病協會(IPNA)資格證書。亦曾參與衛生部支援西部大開發,扶貧支醫到青海的下鄉支援工作。現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專業特長:小兒腎臟病、普通兒內科。從業至今,一直致力于兒科及兒科腎臟病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已在國內外發表相關專業學術論文二十余篇,參與撰寫、翻譯兒科及小兒腎臟病專業書籍四部。并且參與了國家及衛生部、北京市及本院等一系列的科研題目。所參與的國家自然科研基金項目曾獲國家科研嘉獎。參與的臨床科研課題已經在臨床得到初步應用。帶領學生教學期間曾兩次獲得本院優秀教師獎。目前已經培養畢業數名碩士研究生。現為中華醫學會、中華小兒腎臟病協會會員。
展開-
寶寶額頭燙手腳冰涼怎么辦
寶寶額頭燙手腳冰涼可能是發熱早期表現,應及時測量體溫并采取相應措施,如松解衣物、補充水分,體溫超過38.5℃或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 1.測量體溫 使用體溫計測量寶寶的體溫,尤其是直腸溫度,以準確了解寶寶的發熱情況。 2.松解衣物 如果寶寶衣物過厚,應適當松解,以幫助散熱。 3.補充水分 發熱會導致寶寶體內水分流失,應及時補充適量的水分,以防脫水。 4.就醫診治 如果寶寶體溫超過38.5℃,或出現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燒藥或其他治療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的體溫調節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發熱時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因此,在處理寶寶發熱時,應密切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同時,在就醫過程中,應如實告知醫生寶寶的癥狀和病史,以便醫生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2025-04-24 11:58:01 -
嬰兒多大添加輔食最好
嬰兒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因人而異,4-12個月可根據嬰兒生長發育情況添加泥狀、末狀、碎狀食物,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等原則,注意觀察嬰兒反應。 4-6個月的嬰兒,體內的淀粉酶逐漸增多,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但此時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只能添加一些泥狀食物,如米粉、菜泥、果泥等。 7-9個月的嬰兒,消化能力逐漸增強,可以添加一些末狀食物,如肉末、魚泥、豆腐等。 10-12個月的嬰兒,已經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可以添加一些碎狀食物,如軟飯、碎肉、碎菜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嬰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都不同,添加輔食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在添加輔食時,應該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原則,逐漸增加輔食的種類和數量。同時,還應該注意觀察嬰兒的反應,如是否過敏、消化不良等,以便及時調整輔食的種類和添加量。
2025-04-24 11:57:27 -
1歲嬰兒發熱如何降溫退熱
1歲嬰兒發熱時,可采取物理降溫、調整環境溫度、多喝水、注意觀察等方法,同時不要給嬰兒使用酒精擦拭身體,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1.物理降溫 用溫水擦拭手心、腋窩、腹股溝等部位,或使用退熱貼。注意保持室內溫度適宜,避免給嬰兒穿過多衣物。 2.調整環境溫度 適當降低室內溫度,保持空氣流通。 3.多喝水 發熱會導致嬰兒體內水分流失,多喝水可以補充水分,防止脫水。 4.注意觀察 密切觀察嬰兒的體溫變化、精神狀態等,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發熱持續時間較長、體溫較高(超過38.5℃)或伴有其他癥狀(如咳嗽、嘔吐、腹瀉等)的嬰兒,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病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在使用藥物降溫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使用,并注意藥物的劑量和使用方法。同時,不要給嬰兒使用酒精擦拭身體,以免引起酒精中毒。
2025-04-24 11:57:11 -
一個月左右的嬰兒一天拉幾次正常
一個月左右的嬰兒一天拉2-5次或7-8次都算正常,但具體次數因喂養方式、嬰兒年齡和健康狀況而異。如有異常或不適,建議及時咨詢醫生。家長應注意觀察嬰兒的排便情況,保持臀部清潔。 一般來說,一個月左右的嬰兒每天大便2-5次,但有的嬰兒可能會一天排便7-8次,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嬰兒每天的排便次數: 喂養方式:母乳喂養的嬰兒通常比人工喂養的嬰兒排便次數多。 嬰兒的年齡:隨著嬰兒的成長,他們的消化系統會逐漸成熟,排便次數也會逐漸減少。 健康狀況:如果嬰兒出現腹瀉、便秘、嘔吐等癥狀,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排便次數。 如果嬰兒的排便次數異常,或者出現其他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咨詢醫生。同時,家長在照顧嬰兒時,要注意觀察他們的排便情況,保持嬰兒的臀部清潔干燥,避免出現尿布疹等問題。
2025-04-24 11:56:30 -
腸絞痛的癥狀嬰兒怎么緩解
腸絞痛即腸痙攣,會導致嬰兒出現陣發性急性腹痛,引發寶寶過度哭鬧。緩解方式包括: 一、一般治療: 1.要盡快消除誘因,關注飲食與環境因素。 2.對嚴重腹痛和嘔吐的患兒,需給予禁食處理,并及時就醫。 二、藥物治療: 1.可選用解痙藥物,如顛茄片、阿托品等,但因嬰兒年齡小,必須嚴格遵循醫囑用藥。 2.同時可適當進行腹部按摩,可促進胃腸蠕動和皮下血液循環,有助于改善嬰兒腸絞痛癥狀。 三、手術治療: 1.繼發性腸痙攣患者應通過手術去除病因。 2.若難以確診或發作頻繁且病情危急時,可聯合外科會診或進行開腹探查處理。 四、家庭護理: 1.平時要注重寶寶腹部保暖。 2.避免寶寶食用生冷刺激性或辛辣食物。 3.要保證寶寶三餐定時定量,不可暴飲暴食。 總之,對于嬰兒腸絞痛,可通過以上多種方式進行緩解和應對。
2025-04-24 11: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