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腦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介入及開顱手術)含腦出血、腦梗、腦血管狹窄、動脈瘤等。
向 Ta 提問
醫學博士,上海市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中國老年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有豐富的腦血管病臨床診療經驗,熟練腦血管病血管內介入及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煙霧病,腦梗、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狹窄、頸動脈狹窄,高血壓腦出血,腦溢血,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腦外傷、顱骨缺損、腦積水、脊髓血管疾病的綜合治療。手術經驗豐富,療效滿意。獲得教育部及上海市醫療成果獎一等獎各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上海市課題2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獲國家專利8項。
展開-
肌肉神經損傷怎么治療
肌肉神經損傷的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康復治療等。 1.藥物治療 患者的肌肉神經出現損傷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維生素B12片、甲鈷胺片等營養神經的藥物,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工作需要接觸汞及其化合物的人群,長期大量服用甲鈷胺片可能會出現重金屬中毒的情況;疼痛嚴重的患者還可以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藥物緩解疼痛。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肌肉神經損傷病因明確患者首選的治療方式,手術能夠對損傷嚴重的肌肉和神經進行修補、縫合、再固定,治療效果較好。 3.康復治療 拆除石膏后,對受損的部位進行針灸、按摩,在醫生的指導下盡快恢復受損部位的運動,防止患者出現肌力減退、肌肉萎縮等不良反應。
2025-04-01 11:41:50 -
腦干出血能活下來的幾率是多少
腦干出血能活下來的幾率并沒有準確的數值,主要取決于出血量的大小,一般在0~50%之間。 腦干出血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主要是由于高血壓、腦血管畸形等疾病引起的。這種疾病的預后比較差,死亡率很高,患者的存活率主要和出血量的大小有關。 根據相關文獻資料顯示,如果出血量在5ml以下,那么存活幾率大約為50%左右,只要積極治療,那么是有可能恢復的。而要是出血量在5-10ml之間,那么存活幾率就會有所下降,大約為30%左右。 一旦出血量大于10ml,那么存活幾率基本為0,這時候的患者往往會陷入昏迷,嚴重的話甚至會在數小時內死亡。 因此,針對這種疾病要盡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
2025-04-01 11:41:45 -
腦血栓后頭暈躺著不暈站起來頭暈是怎么回事
腦血栓后頭暈躺著不暈站起來頭暈可能與腦供血不足、腦動脈粥樣硬化或頸椎病等因素有關。 1.腦供血不足 腦血栓患者腦動脈血管增厚,管腔狹窄,導致局部血流減少,躺下時血液可以緩慢流入腦組織,不會有頭暈的癥狀。但站起來后,大腦血液流動改變,血液無法流入腦組織,導致腦組織缺血,患者會出頭暈的癥狀。 2.腦動脈粥樣硬化 腦動脈粥樣硬化可能與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因素有關,腦動脈硬化后,那患者會出現頭暈、眩暈、暈厥等癥狀,在躺下時血液尚能流入大腦,不會出現頭暈癥狀。 3.頸椎病 頸椎病可能與頸椎退行性變、椎管發育性狹窄等因素有關,椎動脈血供受影響,腦血栓并發頸椎病時,患者會出現躺著不暈站起來頭暈的癥狀。
2025-04-01 11:41:42 -
左側顳部蛛網膜囊腫嚴重嗎
左側顳部蛛網膜囊腫一般來說不嚴重。 多數患者左側顳部蛛網膜囊腫跟先天性發育異常有關,患者早期沒有明顯臨床癥狀,多在體檢時發現,部分患者可因囊腫增大壓迫周圍組織,導致顱內壓增高,引起頭痛、頭暈、惡心、癲癇發作。 一般情況下,左側顳部蛛網膜囊腫患者沒有疼痛及其他異常表現,不用治療,定期復查磁共振,患者出現頭痛,頭暈、癲癇發作等癥狀,可進行手術治療,常用治療方法有分流術、蛛網膜囊腫造瘺術。 一般進行積極的手術治療后,多數左側顳部蛛網膜囊腫患者,可達到臨床治愈,不會危及生命,預后良好,相對來說并不嚴重。 若發現左側顳部蛛網膜囊腫,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案,以免延誤病情。
2025-04-01 11:41:40 -
眶下裂位于顱的哪個窩
眶下裂位于顱前窩。 眶下裂通常位于眶下壁和外側壁間,起始于視神經孔下外方、眶上裂內側端附近,其前端距眶下緣約15~20毫米。由于眶下裂屬于眶的一部分,而眶又位于顱前窩側部下方,因此眶下裂亦位于顱前窩。通過眶下裂的神經、血管較多,主要包括第Ⅴ腦神經的上頜支、眶下動脈、顴神經、蝶腭神神節分支、至翼腭叢眼下靜脈分支等。 臨床上眶區常見腫瘤包括顱眶溝通瘤、眶內腫瘤、淚腺混合瘤、腦膜瘤、神經鞘瘤等,常見的手術入路則包括單側額下入路、額顳入路、眶外側入路、篩竇至眶內側壁入路等。需注意,在眶區進行手術時,應盡量保護額神經,打開眶上壁后,需盡量保護視神經、動眼神經、展神經、滑車神經和眼動脈等。
2025-04-01 11: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