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腦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介入及開顱手術)含腦出血、腦梗、腦血管狹窄、動脈瘤等。
向 Ta 提問
醫學博士,上海市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中國老年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有豐富的腦血管病臨床診療經驗,熟練腦血管病血管內介入及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煙霧病,腦梗、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狹窄、頸動脈狹窄,高血壓腦出血,腦溢血,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腦外傷、顱骨缺損、腦積水、脊髓血管疾病的綜合治療。手術經驗豐富,療效滿意。獲得教育部及上海市醫療成果獎一等獎各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上海市課題2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獲國家專利8項。
展開-
膠質瘤術后復發跡象
膠質瘤術后復發跡象可能會表現為顱內壓升高、精神狀況異常等。 膠質瘤是一種發生在顱內的惡性腫瘤,具有復發的特性,術后如果出現了復發的跡象,可能會引起顱內壓升高,表現出頭痛、惡心、嘔吐。可能還會出現精神狀況異常,比如反應力下降、動作遲緩、記憶力衰退,可能還會出現癲癇。另外,如果膠質瘤復發后壓迫到了視神經還可能會導致患者視野范圍變小,甚至視力完全喪失等跡象。 膠質瘤如果術后出現了復發的現象,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可以通過做開顱膠質瘤切除手術治療,術后并配合放射治療或者使用替莫唑胺膠囊進行化療的方式輔助治療。 治療后患者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同時還要做好護理工作,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時尚,適當的增加一些營養。
2025-04-01 11:42:05 -
蛛網膜下腔出血危險期多久
蛛網膜下腔出血危險期一般是6個月左右。 通常情況下,大約10%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就已經死亡,在30天內病死率大概是25%,再出血的病死率一般是50%左右。患者在兩周內再出血率一般是20%-25%,6個月后的年復發率大概是2%-4%。因此,蛛網膜下腔出血危險期通常是6個月左右。 患者如果出現突然劇烈頭痛、嘔吐等癥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如果CT檢查沒有發現異常或者沒有條件進行CT檢查時,醫生可能根據臨床癥狀,結合腰穿、腦積液呈均勻一致、壓力增高等特點,做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診斷。患者確診后,一般要盡快準備實施開顱夾閉手術或者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 患者一般需要絕對臥床休息,控制血壓,并且保持生命體征的穩定。
2025-04-01 11:42:04 -
神經損傷能夠修復好嗎
神經損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恢復的,但是要根據患者的機體基礎情況、損傷程度、病情長短來決定。 機體基礎情況:患者機體情況比較好,沒有其他基礎疾病時,一般恢復較好,患者機體情況比較差時,一般恢復較差。患者年齡比較大,一般恢復時間比較長,預后比較差,患者年齡比較小,一般恢復時間比較短,預后比較良好。 病情長短:如果患者病情短,通過科學系統的治療,一般預后良好,如果患者病情比較長,一般預后比較差。 損傷程度:患者損傷程度比較輕,神經部位比較表淺,一般預后良好,損傷程度比較重,如果為關鍵神經時,一般預后較差。 神經損傷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服用維生素B族或者是其他神經藥物,在病情加重時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耽誤病情。
2025-04-01 11:41:59 -
腦溢血發病癥狀表現
腦溢血一般指腦出血,不同部位的腦出血癥狀會有所區別,如基底核區出血、腦葉出血、腦干出血等。 1、基底核區出血 殼核出血的患者會有病灶對側偏癱、同向性偏盲、偏身感覺缺失等癥狀。丘腦出血則會有上視不能或凝視鼻尖、無反應性小瞳孔等表現,如果是丘腦中間腹側核受累,還會有運動性震顫。 2、腦葉出血 額葉出血者會有前額痛、偏癱、嘔吐、強握反射等;顳葉出血者會有對側中樞性面舌癱、幻視、幻嗅、對側上象限盲等表現。 3、腦干出血 腦橋出血者會有雙側針尖樣瞳孔、嘔吐咖啡樣胃內容物以及眼球浮動、四肢癱瘓、去大腦強直等癥狀。中腦出血會有眼球不同軸、同側肢體共濟失調的癥狀,出血量較多者會迅速死亡。延髓出血者多會出現突然的意識障礙。
2025-04-01 11:41:58 -
顱骨修補手術有什么風險
顱骨修補手術有一定的風險。顱骨修補手術是一種開顱手術,用于修復顱骨骨折或缺損。手術風險包括但不限于出血、感染、腦膜炎、腦積水、神經損傷等。出血是最常見的手術并發癥,嚴重的出血可能需要再次手術。感染可能導致傷口愈合不良,需要長期使用抗生素。腦膜炎是指顱內膜炎,可能會導致腦部感染,需要及時治療。腦積水是指顱內液體積聚,可能需要再次手術。神經損傷包括感覺和運動障礙,可能需要進行康復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顱骨修補手術需要在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由有經驗的醫生進行。手術前需要進行全面的評估,包括影像學檢查和血液檢查等。手術后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術后需要遵守醫生的建議,如休息、飲食、用藥等。
2025-04-01 11: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