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腦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介入及開顱手術)含腦出血、腦梗、腦血管狹窄、動脈瘤等。
向 Ta 提問
醫學博士,上海市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中國老年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有豐富的腦血管病臨床診療經驗,熟練腦血管病血管內介入及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煙霧病,腦梗、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狹窄、頸動脈狹窄,高血壓腦出血,腦溢血,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腦外傷、顱骨缺損、腦積水、脊髓血管疾病的綜合治療。手術經驗豐富,療效滿意。獲得教育部及上海市醫療成果獎一等獎各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上海市課題2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獲國家專利8項。
展開-
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注意事項
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日常應注意心理護理、用藥護理、術后護理等。 1.心理護理 患者患病期間需要用樂觀、健康的心態面對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樹立戰勝本病的信心,盡量避免出現抑郁、悲觀等負面情緒。 2.用藥護理 患者平時應該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使用藥物,切忌擅自調整用藥劑量,可以改善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情,緩解頭痛癥狀。 3.術后護理 患者術后需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和衛生,避免褥瘡形成,防止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情加重。
2025-04-01 17:50:00 -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包括血管危險因素篩查、頭部平掃CT、常規MRI檢查等。 1、血管危險因素篩查 醫生首先會詢問患者或家屬是否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疾病,以及有無家族遺傳史,可以為后續檢查提供臨床依據。 2、頭部平掃CT 頭部平掃CT是疑似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首選檢查方法,可以觀察顱內出血和非血管性病變,進而明確病因。 3、常規MRI檢查 常規MRI檢查對急性小梗死病灶和后循環缺血性腦卒中的識別性比平掃CT強,可用于發現上述早期病變。
2025-04-01 17:49:57 -
腦卒中的后遺癥
腦卒中的后遺癥,需要結合病變部位進行判斷,比如后交通動脈受累、大腦前動脈受累、大腦中動脈受累等。 1、后交通動脈受累 如果病變累及丘腦穿支動脈,患者臨床上可能可伴隨表情冷漠、缺乏主動性、失去定向力、感覺運動障礙等后遺癥。 2、大腦前動脈受累 如果病變累及大腦前動脈,患者臨床上可出現運動性失語、對側忽視、意志力喪失、人格改變等后遺癥。 3、大腦中動脈受累 若病變累及大腦中動脈,患者臨床上還可伴隨偏癱、偏盲、失語、凝視麻痹、視野缺失等后遺癥。
2025-04-01 17:49:56 -
中樞神經細胞瘤的診斷方法
中樞神經細胞瘤的診斷方法是CT檢查、MRI檢查、組織病理活檢等。 1.CT檢查 患者進行頭部CT檢查時,可以初步明確腫瘤的生長部位、大小、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判斷其病情的輕重程度。 2.MRI檢查 患者進行MRI檢查時,醫生可以清楚地對其顱內的結構進行觀察,對腫瘤的生長情況進行評估,確定治療方案。 3.組織病理活檢 病理學檢查的準確率較高,患者進行組織病理活檢時,如果可以在顯微鏡下發現病變的腫瘤細胞,醫生則可以作出中樞神經細胞瘤的診斷。
2025-04-01 17:49:55 -
左側基底節區腦出血40毫升嚴不嚴重
左側基底節區腦出血40毫升是否嚴重,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分析。 當患者的左側基底節區腦出血40毫升屬于中等偏大的范圍,可能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不利影響,若患者可以盡早就診治療,沒有造成局部的組織功能損傷,相對不嚴重。如果患者治療不及時,導致病情進一步的發展,引起左側基底節區的損傷,語言能力受損,表現為說話困難、理解困難或語言表達不流暢,較為嚴重。 建議存在腦出血的患者,需要積極配合專業醫生的檢查和治療,以免會造成病情進一步的加重。
2025-04-01 17: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