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小孩手足口病是怎樣的A 小孩手足口病以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 手足口病是因腸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傳染病。可使小孩手部、足部、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現散在皮疹或者皰疹,伴或不伴發熱。大多數情況下,患有手足口病的小孩積極配合規范治療,預后良好能夠痊愈。對于病情發展嚴重或未及時治療的小孩,可能會引起肺炎、病毒性腦膜炎、心肌炎等并發癥,對健康造成影響。 日常需培養小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勤洗手。避免進食生水、生冷類食物。適當增加戶外運動鍛煉,有助于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2025-04-01 10:37:01 -
Q 小兒急性腸套疊的典型表現是什么A 小兒急性腸套疊的典型表現為陣發性腹痛、便血、腹部腫塊等,具體分析如下: 1.陣發性腹痛 發生小兒急性腸套疊后,會引起腸道梗阻,導致腸道蠕動受阻,牽扯周圍痛覺神經,會引起陣發性腹痛。 2.便血 隨著病情不斷發展,腸管受到壓迫,出現缺血性壞死,導致黏膜壞死、脫落、出血,血液伴隨糞便排出,會引起便血。 3.腹部腫塊 相鄰腸管發生套疊后,此段小腸便會偏粗、偏硬,小兒的肚皮較薄,就會在腹部觸及臘腸樣凸起,引起腹部腫塊。2025-04-01 10:37:00 -
Q 1歲寶寶晚上總玩不睡覺怎么辦A 1歲寶寶晚上總玩不睡覺可能是生活習慣不良導致的,也可能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疾病有關,需要根據病因對癥治療。 1、生活習慣不良 寶寶白天睡眠時間過長,在晚間由于大腦神經依舊處于工作狀態,會出現晚上總玩不睡覺的癥狀。 家長應注意調整寶寶作息習慣,適當減少白天睡眠時間,可以逐漸恢復正常。 2、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寶寶發生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導致機體各組織、器官活動亢進,會出現晚上總玩不睡覺的癥狀。 可以使用丙硫氧嘧啶、甲巰咪唑、卡比馬唑等藥物調節寶寶甲狀腺功能,并在睡眠時適當播放音樂,可以幫助寶寶入睡。 3、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寶寶大腦神經發育障礙導致自身無法進行安靜的活動,會出現晚上總玩不睡覺的癥狀。 家長可以配合進行行為治療糾正寶寶的不良習慣,并使用哌甲酯、托莫西汀等藥物改善神經功能,進而恢復正常睡眠。2025-04-01 10:36:59 -
Q 小孩十歲了還尿床怎么辦A 小孩十歲了還尿床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尿路感染、神經源性膀胱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小孩日常如果未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則會出現生理性尿床。家長需培養孩子養成自行排尿的好習慣,睡前避免大量飲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尿床情況。 2、尿路感染 患兒可遵醫囑使用頭孢類、青霉素類、四環素類等抗生素進行治療,能夠促進炎癥消退,改善病情,進而緩解尿床癥狀。 3、神經源性膀胱 患兒可遵醫囑服用M受體阻斷劑、磷酸二酯酶抑制劑、α受體阻滯劑等進行治療,能夠改善膀胱逼尿肌過度活動的情況,并降低膀胱出口阻力,從而改善尿床情況。2025-04-01 10:36:58 -
Q 六個月寶寶總是積食,消化不良怎么辦A 六個月寶寶總是積食、消化不良可以通過改善生活習慣、藥物治療、中醫治療等方法處理。 1、改善生活習慣 家長需要少量多次的喂養,避免過度喂養。同時需要規律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調整情緒等。家長可以多幫助患兒多做被動運動,還可適當按摩腹部,可以促進胃腸蠕動。 2、藥物治療 如果通過以上的方式處理效果不佳或者癥狀明顯,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如枸櫞酸莫沙必利、奧美拉唑、西咪替丁等,有促動力和抑酸的作用。 3、中醫治療 中醫方面的小兒推拿與針灸等,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板門、脾俞、胃俞等,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可以調理脾胃、改善積食。2025-04-01 10:36:57